第621章 大战开幕(1 / 2)

第621章 大战开幕

文丑提着枪,骑在马上带领众军急速前行,他招呼一众偏将注意敌军情况,心里却是颇为郁闷。

两千兵马,身为冀州大将,他就没打过这么寒酸的仗!

虽然知道配备这种数目兵力,自己这边必然不是主攻,相对压力也会小很多,但文丑心里还是有些膈应。

作为颜良死后,剩下四庭柱之三中武力最高的一个,文丑觉得自己没有被选做正军前锋,显然是被看扁了。

虽然其他三路配备的也是相同数目的兵马,但文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那凶虎看不起自己,既然如此,自己就会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证明凶虎的决定是错的!

在整个战场上,文丑是西路两支军中偏东的一支,在文丑西边,负责最外侧的,乃是张郃。

张郃骑在马上,默默回想着自己离开时候,袁熙私下对自己说的话。

若文丑一路没有听从信号调动,儁乂可见机行事,但如遇到意料之外的因素,可以自保为先,事后我自会去向显甫去说。

这句话里面隐含的意味,张郃隐隐能够明白,袁熙的话,表明对自己的信任,远远大于文丑。

更表明袁熙对战场上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很有信心,无论发生什么,袁熙都有应对之策,更表明了对张郃的拉拢。

这四支军齐头并进,在邺城南部的平原上,有如四道泛着滚滚浓烟的长龙,又如同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正弯起四只手指,在大地上拉出四道深深沟壑,想要将前方一切想要拦路的事物抓个粉碎。

曹营在西路放置了一支偏弱的边军,这是实力不逮,还是另有所图?

如果是后者,是不是说明他们将兵力布置在别的地方了?

眼见枪尖已经到了曹洪身前一尺之处,曹洪避无可避,乐进却是拍马赶到,大刀在枪尖上一绞,将文丑铁枪绞偏,擦着曹洪喉头刺了出去。

曹休听到声音,愣了一下,却见太史慈调转方向,眨眼对着曹休连射两箭!

相对差一些的,便是徐晃。

半个时辰之后,两支巨手的四根手指,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狠狠相撞在一起。

文丑东边十几里处,太史慈遭遇的是于禁曹休。

袁氏和曹氏彻底翻脸,曹军渡过黄河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也是之后一连串战役的开端,就此缓缓揭开了帷幕。

太史慈知道此战极为关键,不是意气用事时候,这时候最有效杀伤敌人的手段,就是自己的弓箭,他肯定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最大的长处,而不是短兵相接。

文丑见对面步军马军齐备,两面旗号一曹一乐,知道曹营大将一个是乐进,另外一个只会更加难缠,但这反而激发了文丑凶性,他大吼一声,拍马挺枪,直接冲了过来。

而这道大手的南边二十里处,有一更加强壮粗大的巨手,以更为蛮横的姿态,针锋相对地向着北面的巨手抓去。

曹休见了,趁机拍马赶了过来,想要和太史慈近战,于禁在盾牌缝隙见看到,大声道:“小心!”

但袁熙这几年来,从话语到行动,却是表明自己对张郃的赏识是远大于文丑的,这种态度,让张郃心中有了一丝得遇知己之感。

两人带的都是久经百战的幽州兵,太史慈自不必说,是袁熙手下大将中的二号人物,虽然久在广陵,但在徐州和攻打袁术的战斗中,在幽州军中建立了很高的威信。

太史慈远远见了,眉头微蹙,从箭支没有嵌入来看,对面这大盾显然是包了很厚的铁皮,不过这样一来,对面举着盾牌,也是极为耗费力气,自己就看他能举多久!

张郃怀着心中疑惑,一边在和曹军就战的同时,一边做了个决定,他一边打,一边转移战场,将交战的地点,慢慢文丑方向移去。

曹彰大惊之下,连忙侧身对开射向自己胸口的一箭,同时长刀探出,想要挡下射向战马的那一箭。

东路的两支军马,分别是偏正中太史慈,以及最东侧的徐晃。

这是曹营兵马全军出动,在持续不断对冀州个郡县的袁军进行了围点打援,对冀州军的势力进行放血后,他们已经慢慢积累出了足够的兵力优势。

比如关羽赵云的风格,便是在前面几招全力发挥,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将敌人斩于马下,这对士气的激励和树立军中威望,都是极为有效的。

于禁见对面一箭当头射来,顺手拿起背后大盾,挡在身前,只听当得一声大响,太史慈射来的利箭,竟然在盾牌上折成两段,落在地上。

然而长刀挡箭本就很难,太史慈那一箭又极快,所以噗嗤一声,箭支射入战马胸口,马儿翻倒,将曹休掀下马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