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气,秦淮茹按捺下心头的怒火,她真想狠狠给贾张氏一巴掌。
这个自私自利的老虔婆。
尽管很累,但秦淮茹还是去厨房。
弄了几个窝头,小当两个,小槐花两个,秦淮茹也是两个。
“两个赔钱货一顿吃四个窝头就多了,三个差不多了。”贾张氏心中嘀咕。
小当一手一个窝头,小槐花也是。
窝头虽然不好吃,刺嗓子,但至少可以填饱肚子。
秦淮茹还弄了个汤。
一大碗汤,就两片白菜叶子,加了几滴油,以及一点食用盐。
把窝头放汤里泡一下,也就好吃多了。
看小当和槐花都吃的香,棒梗也想吃。
见棒梗也想吃,贾张氏二话不说就抢了小槐花的一个窝头,然后把窝头给棒梗,而棒梗也不客气,窝头一到手,他就吃了起来。
少了个窝头,小槐花哇哇哭了起来。
“妈,你怎么能这样?”秦淮茹对贾张氏是忍无可忍了。
“一个赔钱货饿不死就行了,棒梗可是贾家唯一的男丁。”贾张氏一脸的理所当然。
对于贾张氏说的,秦淮茹心中其实也有点认同,不过,看到小槐花哭的伤心,秦淮茹就对贾张氏不满。
……
“卫国,以后我们也多吃些粗粮吧!”于莉边吃着白面馒头,边对李卫国说。
家里天天细粮,又见天吃肉,于莉觉得太奢侈了。
如今物资紧张,于莉觉得要省一些。
“粗粮可以烙饼,里面弄些肉馅。”李卫国想了想,对于莉说。
也算低调一些。
别人一看,李卫国两口子吃着粗粮烙的饼,也就不眼红了。
0
于莉没话说了,她想省一些细粮,李卫国却开口就是肉馅。
以前的地主老财也不能这样造啊!
其实,当看到于莉买了不少棒子面回来,李卫国就有点无奈。
家里虽然棒子面不多,可李卫国的系统空间中有很多棒子面。
这年代的粗粮是真不好吃,所以,李卫国不喜欢吃棒子面。
本就觉得棒子面太多,于莉还买了不少。
算了,以后就用棒子面煮粥,做饼。
粥里可以加入肉丝和鸡蛋等,饼里肉馅。
李卫国两口子正吃着饭,一大妈却来串门。
“一大妈,吃了吗?”于莉问。
“吃了吃了。”一大妈微笑着说。
电视正开着,一大妈也就看着电视。
当李卫国和于莉吃好,于莉就去把碗洗了。
这时,一大妈犹豫着,开口对李卫国说,聋老太太的口粮不多了。
“卫国,你有本事,就帮一下老太太吧!”
虽然李卫国和老太太不来往,但于莉生老三和老四时,老太太也跟着去了医院。
0
至于说老太太是五保户,国家保吃,但也只是保证老太太饿不死。 如今,五保户超过百万,而农村的五保户是国家扶助的重点。
如今物资紧张,国家不减少五保户的定额就不错了。
事实上,聋老太太每个月的定额就比去年少了。
老太太每天吃粗粮能吃饱就可以了,细粮?肉?鸡蛋?想什么呢!
逢年过节的,老太太吃个鸡蛋没什么。
当这四合院没人照顾老太太,老太太虽然饿不死,但日子可不好过。
这年头,工人老大哥才是最好的。
以前,易中海两口子照顾老太太,傻柱也照顾,街坊们吃点好的还会送些给老太太,但现在,易中海两口子可不怎么照顾老太太了。
老太太之所以想和李卫国搞好关系,一方面是为傻柱想,一方面也是为她自己。
然而,李卫国以前是个焊工学徒时,老太太可一点没帮他。
当然,也因为易中海两口子,还是傻柱,都帮贾家,老太太才没站出来为李卫国说一句公道话。
“我家棒子面多,匀五十斤给老太太。”李卫国想了想,对一大妈说。
反正李卫国也不喜欢吃棒子面,正嫌棒子面多。
当然,可不是送给老太太,是卖给老太太。
粮票可以不要,钱可不能少。
于莉惊讶的看着李卫国,五十斤棒子面?李卫国够大方的。
如今,要买五十斤棒子面可不容易。
目前,一斤棒子面也就八分钱,一斤白面两毛钱的样子。
十斤棒子面还不到一块钱,够便宜的。
也就是说,五十斤棒子面不到五块钱。
而粮食的价格也是有起伏,当价格高的时候,一斤棒子面就超过一毛钱。
“好好,我替老太太谢谢你。”一大妈心中也是感慨。
以前李卫国被大院众人排挤时,老太太装聋作哑,如今,李卫国算是以德报怨了。
当一大妈走了,于莉就忍不住抱怨。
“如果是细粮,我肯定舍不得。”李卫国笑了笑。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