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压轴流拍,震撼的拍卖现场!(1 / 2)

第一百四十六章:压轴流拍,震撼的拍卖现场!

拍卖场的报价还在继续。

在价格涨到了八百多万后,报价的声音这才沉寂了下去。

“次,成交!”

“嗒!”

落槌成交。

“恭喜89号买主以八百三十万的价格拍得这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接下来有请的下一件拍品,宋汝窑天青釉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拍卖师的话让现场沉寂下去的气氛再次沸腾起来。

闪光灯不断。

宋汝窑天青釉盘是关大爷的藏品,而破烂侯的哥窑八方杯是倒数第二的拍卖品。

关大爷的宋汝窑天青釉盘不落下风,以八百万成交。

等到破烂侯的哥窑八方杯上场时,刘大舅都以为今天这场拍卖会即将落下帷幕。

“精彩!精彩啊!没想到压轴竟然是这三件宝贝,今天这场拍卖会一经见报,全国必是一片哗然!”

“萌萌,大舅原本以为在香江国际拍卖场就算见识过了,想不到没过多久就再次涨了见识,有机会真想结识一下拍卖场背后的那个高人!”

刘大舅只敢在压轴的这几件拍卖品前出几次价,自问没有实力支撑举办这场拍卖会。

两人交流时,哥窑八方杯同样以惊人的八百二十万的价格成交。

刘大舅都打算起身离开了,拍卖师的一句话让他再次坐了下来。

“接下来是本城拍卖会的压轴卖品,有请米芾《苕溪诗帖》!”

“什么!?”

听到拍卖师的话,关大爷直接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瞪大眼睛,满眼不可置信地看着几名礼仪小姐托着已经装裱好的字帖缓缓走入场中。

现场的气氛安静得有些诡异。

关大爷抑制不住心底的好奇和震惊,直接迈步向前。

破烂侯见状,也跟了过去。

大领导对书法有些心得,对米芾的《苕溪诗帖》有所耳闻。

而在米芾众多的作品当中,尤其以《苕溪诗帖》,米芾在写苕溪诗帖的时候,自己个性的东西尚未成熟,初学者通过这部法帖,最能领略到晋人笔法的精髓。

《苕溪诗帖》是米芾38岁的作品,是继承古法的一本帖,在众多作品中最适合初学,后面遗落,却被清朝乾隆皇帝“保藏”,成为了“枕中之密”,后来末代皇帝将此作带出故宫变卖,名帖再次流落民间。

想不到现在竟然到了叶辰的手中。

大领导正想开口,发现关大爷和破烂侯已经到了台上了,看了眼叶辰,笑着摇了摇头。

见两个人直奔字帖而来,拍卖师和几名礼仪小姐脸上的神色有些慌张。

现场的安保人员正想动,却被经理按了下来。

“竟然是真的!北宋米芾的真迹,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幅字帖,死而无憾,死而无憾啊!”

关大爷发出的感慨在会场持续回荡。

“还真有乾隆帝的‘三希堂’玉印!这件国宝从哪弄来的?”

破烂侯心底的震惊不比关大爷少。

拍卖师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见安保人员没有上来将两个人驱离,便知道这两其貌不扬的老头身份肯定不简单。

只要没有扰乱拍卖会的秩序,她也不打算理会。

“这件米芾《苕溪诗帖》经文物局专家鉴定,亦属真品!此前国内外市场并没有米芾的真迹成交,拍卖场专家经多方面考量,给出的起拍价为一千万华币,每次加价不少于一百万!我宣布,竞拍……”

“胡闹!”

没等拍卖师宣布竞拍开始,场上的关大爷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这……”

关大爷的反应让拍卖师有些措手不及了。

“这宝贝你们的起拍价就定一千万?”

“老先生,这是我们卖场的专家……”

拍卖师试图解释,关大爷哪里听得下去。

自己心目中的无价之宝被人摆上货架就算了,居然这么廉价!

这是对古玩行的亵渎!

“你们哪找的专家?这种价格也说得出口?他们知道这诗帖在字画界的地位么?”

关大爷的心情估计着也就只有叶辰和破烂侯能够理解了。

因为没有参考价,一千万在国内,别说那死工资的百姓,就算今天到场的这些富商,也没几人能拿出这么多钱。

“这老爷子什么人啊?”

“不知道,不过这么闹拍卖场怎么也没人上去处理一下?”

“这看不明白?这老爷子来路肯定不简单,说不定跟这拍卖场身后的老板有些关系,等拍卖会结束有机会要结识一番。”

会场不少人都在打听关大爷和破烂侯的身份。

也有人耐不住性子,扯着嗓子对着台上的关大爷喊道:“老爷子,一千七百万不少了,您甭在这捣乱了!”

“就是,张口就来,你懂收藏么就搁这说胡闹!”

“嘿”

一听这话,关大爷这脾气还真就上来了。

“你说我不懂收藏?破烂侯,这家伙是说我不懂收藏吧?”

“诶,您没听错,他还真是这样说的!”

“说我不知道怎么教儿子,这我认,但你要说我九门提督不懂收藏,这我就要好好跟你掰扯掰扯了!”

关大爷这话让拍卖场的气氛瞬间就活跃起来。

场上不少人的表情都有些玩味了。

“呦,听老爷子这话,您还是个收藏家呢?”

“收藏家算不上,不过刚才这宋汝窑天青釉盘,就是从爷兜里掏出来的!”

“这……”

听见这话,众人脸上的表情瞬间石化。

见拍卖活动因为关大爷的缘故处于停滞状态,卖场经理向叶辰投去一道请示的目光。

叶辰点头后,他才走上台去。

“大家好,我是这次拍卖会的负责人,这里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关先生和侯先生是我们长泽拍卖行聘请的顾问!”

“顾问?”

大隐隐于市,卖场经理的话坐实了两人收藏家的身份。

手里握着这么多的宝贝,眼红的人自然有,不过更多的还是羡慕和尊敬。

“既然关老爷子觉得这件米芾的《苕溪诗帖》报价不合适,秉着对卖家和古玩行负责人的态度,我们拍卖场临时决定,这件卖品收回,作流拍处理!”

“流拍?”

听见这话,现场又是一片哗然。

不过倒没人有什么意见。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没有个两三千万,估计也拿不下这件宝贝。

现场还真没谁手上有这么多流动资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