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内功《先天功》》养身驻容的效果,最是不值得一提了。
而也正是。
王重阳明明一百多岁。
可是现在看起来却是依旧黑发浓密,四十余岁的原因。
与此同时。
王重阳回答道:“不错,贫道的师叔正是《九阴真经》的创始者——黄裳〃~。”
“当年黄裳师叔先儒而后道,穷极道藏,方才著成此作。”
“当真是天纵奇才。”
“而当年贫道带着《九阴真经》前往终南山的途中,却是遇到一名嗜酒如命的僧人。”
“此人真实姓名贫道至今不知。”
“不过他自称“斗酒僧”!”王重阳看了张三丰一眼。
“斗酒僧?”张三丰奇道。
“不错!”
王重阳继续说道:“贫道当时年轻,又是第一次下山,别说是跟我道门之外的普通人了,又哪里见过佛门的僧人。”
“更何况又是一个不守清规戒律的僧人,自然是觉得好奇有趣。”
“于是就和他多闲聊又同行了一段路。”
“期间得知他说自己一生为儒为道又为僧,更是觉得好奇。”
“再加上此人性情洒脱,气质非凡。”
“一番畅谈下来,与武学一途之见解,让贫道获益匪浅。”
“彼时,他又约贫道斗酒。”
“若他是旁人也就罢了,可他终究是佛门中人,贫道又岂能露怯,再者那时的贫道终究年轻气盛,是以这场斗酒最终还是贫道输了。”
“而他得知我前往终南山为道门开枝散叶,开辟道统,便想看看我凭何能为,适时提出借阅贫道著作立教经书一部。”
“` 「贫道虽有著作,但那时的《先天功》终究只是草创,还有众多纰漏之处,贫道爱于脸面,又不能叫他看轻贫道……”
张三丰见王重阳说道此处,神情分外复杂。
便若有所思道:“所以道兄就将令师叔所著的《九阴真经》借阅给了这斗酒僧?”
“不错。”王重阳点了点头。
“其实原本这件事,贫道当时虽然觉得不好,但也没有太在意。”
“谁知此人当真是天资绝世,只是看了一眼《九阴真经》就立有所悟。更是认为《九阴真经》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不及阴阳互济之妙。”
“也是后来……贫道才得知,他和贫道分别后竟然投身了少林。”王重阳再次看向张三丰:“在少林藏经阁内,翻阅少林诸多佛经,潜修佛法多年后。”
“借鉴当日所阅之《九阴真经》,结合自己多年的武道禅宗之心得,创出了《九阳真经》一书(了李的)。”
“更是自命清高,自觉自己所创的《九阳真经》比之贫道师叔所著的《九阴真经》更有阴阳调和、刚柔互济的中和之道,端的是令贫道大为恼火!”
“而今少林之事件,触及整个佛门。”
“背后正是因为有此人周旋其中……”
张三丰听后,感叹不已。
“如此说来,此人的武功境界和修为端的是不可思议!”
“确实如此……不过眼下佛门既然有所动作,那么贫道正好也借此机会,找他论上一论。”
“看看他到底何来的自信,觉得自己的《九阳真经》更甚一筹。”王重阳神情严肃道。
他虽然说的轻描淡写乎。
但张三丰哪能不明白。
所谓的论上一论。
自然不是靠嘴巴说说。
而是要靠内功修为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