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自己创造一个股市指数【求订阅】(1 / 2)

第259章

看到大卫·伯克利被镇住了,秦安满意这个效果,然后终于说起了正题。

“大卫,《金融时报》作为阴国第一大财经类报纸,你有没有想过如何继续提高报纸在金融行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秦安的这个问题直接点在了金融时报公司的核心之处,大卫·伯克利不得不郑重回答。

金融时报集团在他手中管理时,他的思路是不断地提高文章的质量,所以重点放在扩大收稿目标,与各个大学的经济和商业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金融行业的精英从业人员合作。

这些年逐渐增长的销量,已经证明他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五年来,《金融时报》的文章质量越来越高,各种分析都鞭辟入里,阅读价值极高,口碑自然不断地发酵,忠实读者越来越多。

所以大卫·伯克利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如实陈述,说完静静地看着秦安,等待着秦安的评价。

虽然他认为自己的做法和方法是对的,但是如今秦安是老板,决定权在他手上。

只见秦安含笑颔首,大卫·伯克利还未来得及高兴,便见秦安又微笑着摇摇头,他的一颗心微悬。

便听到秦安朗声道:

“大卫,你的方法和做法效果不错,如果一直这么发展下去,《金融时报》不出意外的话,能够510一直坐稳同类型第一的位置,但是他的上限也就被限定了,且需要充足的时间!”

“我问你,按照你说的这般发展,你觉得《金融时报》能够成为金融行业人员的必需品吗?能够打造出自身的壁垒,阻止其他报纸超越吗?”

说完,秦安饶有兴趣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大卫·伯克利眉头紧皱,想了许久,面色有些难看地摇了摇头:“不能成为必需品,还有被替代的可能。”

大卫·伯克利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敢于直视自己的缺点和短处。

正因为如此,他一直在成长,能力也越来越强。

刚才听了秦安的话,他静静一分析,发现还真的做不到老板所说的那样。

如果按照他的思路这么发展,那就极度依赖各大专家学者的投稿。

要是有另一份报纸花大代价截稿,《金融时报》的优势很容易就会丧失。

少了那些优质的稿子,《金融时报》的质量就会下降,口碑很容易就出现崩塌。

所以按他的方法发展,风险依旧存在,且把命脉交给了其他人手上,这不是智者的行为,一个需要稳定的传媒公司不能如此做!

但是在没有其他办法时,他的做法确实 很好的提高销量的措施,只能说有利也有弊吧!

“所以就必须给《金融时报》打造一个无可替代的优势,让其成为金融行业人士的必需品!”

秦安提高音量说道,言语中带着一股坚定之意。

大卫·伯克利浑身一震,感觉到了老板的决心,心里很是好奇老板所说的优势是什么。

“老板,还请您指点我!”

大卫·伯克利放低姿态,虚心请教。

“比如让《金融时报》,为整个伦敦股市打造一个无可替代的权威股市指数。名字的话,可以叫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只要做到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和股民想要研究股市,就优先参考伦敦金融时报指数时,公司就立于不败之地!”

秦安眼睛微眯,缓缓说道。

“伦敦金融时报指数?”

大卫·伯克利念叨着,眉头却皱了起来。

如果真能够把伦敦金融时报指数打造出来,毫无疑问《金融时报》就有了金身,任何财经报纸也别想再超越《金融时报》。

但是现如今伦敦的各种金融指数也有一些,除了一些是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只有几个是报纸编制的,且影响力都不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