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0章 香江之王的必经之路!(1 / 2)

第0240章

林牧的确是在考虑香江未来的发展。

不夸张的说,香江的未来就是在大陆。

不过,在未来的香江,其实,发展却是越来越畸形,就像是米国人总觉得,制造业不是发达国家应该一直干的事儿,不体面,服~务业更体面。

就像人不能一辈子种地,要进大工厂,不能一辈子脏兮兮地当工人,要穿西服当白领,发达国家最后留下的都应该-是体面的工作。

锅碗瓢盆这种物件,哪儿便宜就应该上哪儿生产去,而生产过程所需的知识微不足道,而且很容易被复制。

后工业社会根本就没有必要制造任何东西,而且可以进口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工业产品。

但是,这种制造业的流逝,却是一种极度的衰落,能做出几万个锅碗瓢盆拿来贩卖不是最重要的,要的是上下游做钢材、做塑料制品的那个手艺不散。

手艺不散,饭碗就不会丢,国家的发展就不会停。

这是一个国家明明靠进口没问题,却还应该保留制造业的真正原因。

一个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他可能今天在一汽做燃油车,明年就去了比亚迪做电动车,后年又去了三一重工搞挖掘机。

而亿万个这样的工人,他们的手艺,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既是他们碗里的财富,也是一个国家的财富。

在学术界,这种“你也能拿来用,我也能拿来用”的制造业本事,叫“产业公地”。

林牧就是存了这个打算,一方面是开始逐步的转移自己的产业链,但是,同时也是要让自己手下的工人保持好专业的技术。

等到大陆未来开放起来,自己也就可以让这些产业工人去了大陆,从而带动大陆的快速发展。

如今的鸿蒙重工,也不仅仅只是盾构机,同样,林牧也是在开始研究和设计挖掘机,大货车,开始慢慢的补齐产业链。

但是,人工的问题也是开始渐渐的凸显出来。

香江的人口,一共也就只有五百万人。

林牧现在所考虑的也就是不得不把一部分产业链放到湾湾,湾湾的人口是香江的十倍之多了,如今伴随着湾湾的政策,对于林牧来说倒是一个相对来说不错的转移方向。

毕竟都是华人。

当然,实际上,湾湾方面,对于林牧还是有些忌惮的,既然,林牧能在香江发动大规模的工人罢工,那么有一天,林牧的工厂是不是也是可以在湾湾做到同样的事情。

林牧的投资还是出现了不少的限制。

这一点,林牧也是看透了,索性就让湾湾创办自己的企业,自己给他们下订单,让他们生产出来,然后放在香江进行组装。

把湾湾放在一个相对低端的产业链上面。

对此,湾湾方面倒是表示可以接受,只要林牧不到自己这里来投资就行。

别的不怕,就怕是将来林牧做大了真反过来威胁自己,那就不好了。

湾湾方面你对自己的忌惮,林牧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自己在香江搞出来了罢工这么一出,固然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但是,实际上,也是其他地区的政府对林牧颇为忌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