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小镇赶集!(第1更)(求订阅!)(2 / 2)

“张亚芝,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好像是叫什么葫芦。”

“老板,我知道,这叫糖葫芦。”

这里糖葫芦确实不是本地的特产,而是北方的,但是,因为这边成了试验区,来了不少北方人,连同糖葫芦这些都带过来了。

“老先生,这个糖葫芦多少钱一串?”郑乾过去问道。

“年轻人,这里平常是两分钱一串的,现在过年就五分钱一串。”

现在国内一分钱两分钱这些还是流通的,所以,一两分钱的糖葫芦,也就是这个时代才有,再过几年,一分钱两分钱慢慢开始不流通了。

张亚芝等人一听,觉得真的是太便宜了。

郑乾请他们都拿一串,很快,老人那里的糖葫芦都被卖光了,而对方也就获得五块钱。

五块钱?

对于现在的老人来说,很明显已经很满足了。

像现在那么多人消费的情况下,一天下来,至少可以赚到二十元。

也就是说,这种自由小摊贩的经济,也可以慢慢带动一批人富裕起来。

在郑乾拉着戴安娜她们继续往前面走去,问道:“戴安娜,感觉如何?”

“有点甜有点酸酸的感觉。”

。。。

这一个小镇,人是真的特别多,各种各样的小吃,本地特产,以及来自国内其他地方的特产,真的太多了。

让戴安娜她们看得眼花缭乱。

至少这种春节热闹的感觉,在国外,可能在唐人街还能够感受到,但是,在香江居然很难感受到这种传统热闹的春节。

像何超忠郧案本就没有想到,国内小镇的赶集,居然还可以那么热闹。

最关键那些食品便宜到她不敢相信。

为什么国内的物品还是那么便宜?

何超侄济挥心歉龈拍盍恕

在来到一处,郑乾看到又有不少人在那销售衣物的。

其实,以前许多普通村民在大喜日子,送的不是其他东西,而是布,那些布可以拿来制成新衣服。

也就是说,即使可以在供销社买到衣服,其实是很少的,基本上也是拿着布票过去买布来给自家人或者送给亲戚朋友的。

哪里想到,现在衣服,很多都是从服装厂(吗李赵)出来的。

郑乾过去问了。

“` ‖老板,这裙子多少钱一套?”

“先生,这是莞城那边来的最新款裙子,五块钱一件,随便挑。”

五块钱一件?

张亚芝和何超炙们在香江买的衣服,可能最便宜也是几百块一件,最贵的几千块一件。

当然,在羊城的时候,郑乾也是见过这种小摊贩卖衣服的情况庆。

很明显,应该是从那些服装厂拿到的衣服。

其实,现在莞城一带,不单单郑大海的服装厂,还有其他富商投资的服装厂,大批服装从里面流出来。

原来许多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的新衣服,但是,现在进到工厂上班拿到的工资,一个月下来也可以买到几件普通的新衣服。

现在是有钱,也有物品可以消费。

和两年前相比的时候,已经变化很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