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紧急起航的工业
苏云的目光扫过一名名记者,看着他们眼中的好奇。“你们知道国力为何会积弱吗?”
苏云看着他们问道,众人没说话,有些事他们可不敢说。
“自古以来商人重利,所以自古以来便有士农工商之分。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怀国家,每一名商人都怀揣梦想,国力也不会积弱如斯。”
苏云的声音很平淡,只是这一次没有人再打断他的话,都静静听着他的话。
“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向教育投入这么多钱。
你们不觉得此等问题太过无知吗?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何谈工业发展?何谈经济发展?何谈科技发展?”
苏云的声音铿锵有力,却又义愤填膺。国力之弱,责任并非全部在于庙堂之上。
商人重眼前利益,却忽视国力,这本身便带有一定责任。
苏云的目光看着他们,轻声道:“我苏云生于斯长于斯,这片炙热的土地养育了我,培养了我。
我没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但我却也希望国家繁荣强盛。
我是一名商人没错,但我更是一名华夏人,如今我不过是做了这个时代一名国人应该做的事,仅此!”
苏云说完便径直赶去公司总部,不再理会身后的那些记者。
但他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兴道里,顺着风仿佛可以吹遍整个金陵城,他的声音铿锵有力。
在“四零三”场所有人的心脏都仿佛是被一记重拳狠狠的砸在了上面一样,所有人的心中都有着触动。
他们看着苏云的背影却是久久不语,眼中有种一股莫名的情绪在跳动。
……
金陵城外小黄庄,一名青年人正在打水,另一名穿着破烂棉袄的青年男子急匆匆的跑来了。
“张老三,你快过来,我告诉你个好事儿!”
张老三一脸奇怪的看着李柱,李柱此前不还进城去了,这么早回来,能有什么好事?
“柱子,你能有什么好事给我说?”
张老三一边说着,一边踢着谁便向屋里走去。
“张老三你听我说,这事儿可关系到你家铁蛋,铁蛋现在也十一二岁了吧?
该是上学的年纪了,你总不能让他跟我们一样吃苦吧?”
李柱看张老三拉住他说道。
“柱子,你特娘大早上不去干活儿,跑来消遣我做什么?上学?那也是咱们这种穷人家能想的?行了,你回去干活去吧,待会儿我也要去翻地,来年开春事儿少点。”
张老三说着就走进屋里,也不理会李柱。
“我刚从城里回来,城门口都贴出告示了。
那什子华银学校城,推出信用助学贷款,可以先上学,后交费。”
李柱跟着走进屋里对张老三说道。
“李柱,你是不是傻了?后交费?那也要钱,就咱们这苦哈哈,那里来的钱?
何况那些地主老财,都是放高利贷的主,到时候高利贷都能压死咱们,你可别去干这些啥事儿。”
张老三把水倒进水缸内说着。
“张老三,这次你可就想错了。要是高利贷,我柱子能回来告诉你?
人家那上面说了,不要利息。而且这欠的钱,等家里娃毕业上班了才还。”
李柱说着让张老三愣住了,放下手中的水桶转身看向他。
“真的假的?能有这好事儿?”
张老三有些不敢相信,自古以来读书进学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想的事儿。
“我骗你做什么?人政府那边做了担保的,欠的学费、生活费这些,等娃毕业了慢慢还都可以。
这事儿连政府都出来做担保,用得着骗咱们这些苦哈哈?就算他们骗,咱们拿不出钱来,他们还能吃了我们不成?”
李柱说着,张老三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行了,我在想想的吧!”
“老三,反正这事儿我给你说了,到底去不去,看你自己吧。以后可别埋怨我没给你说,人现在机会都摆在你面前了,还想想呢!”
李柱说着就走了,他也要回去翻地,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
过完年,来年开春便要种地了。
张老三一直折腾到了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他都睡不着,一直想着李柱今的事情。
张老三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脑海里面想了一晚上。
……
第二天一大早,张老三就决定了,要送铁蛋去上学,不管怎样试一试。
反正家里也没钱,若是真的,以后他老张家也出个读书人了。
张老三就和老婆说了这事儿,然后带着儿子马不停蹄的就往金陵城跑。
到了城门口的时候,一名士兵看到了张老三带着小孩。
士兵便走来看着他道:“你是不是要给孩子报名上学?”
张老三哪里见过这阵仗,拉着儿子往后缩了缩,点了点头,话都说不出来。
士兵闻言笑了笑指着旁边道:“这边进行简单登记!”
张老三闻言扭头便看到城门处摆放着两张桌子,两名穿着工作服的年轻人坐在那里,还有一些人在后面排着队。
张老三见状便带着铁蛋到后面去排队了,很快就到了他们。
“姓名!”
华银公司的员工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
“铁蛋....不,张聪!”
张老三说道,脸上有些发愣,他感觉现在整个人都有些不真实。
“年龄”
“12岁。”
张老三继续回答道,他整个人都有些木在了那里。
“虚岁?实际年龄是多少?”
华银公司继续问道。
“11岁。”
张老三小声说着,民国时期的虚岁和我们有一些不一样,或者说自已古来的虚岁和我们现在都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