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这买卖赚钱谁说的我就亏钱
苏云沉思了片刻之后,便直接来到了楼下,除夕过后,报名的热潮持续不减。无数贫困家庭的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公司总部门前排起了长龙,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不过苏云没管这些,让人开车朝着城外而去。
再次来到城外的时候,苏云径直的就朝着华银学校城第二区的方向而去。
他今天想看看第二区的修建如何了?今天他来的时候并没有通知赵青山,悄然而来。
然而当轿车行驶进了第二区的时候,当苏云真正的看清楚了第二区全貌的那一刻,他的眼睛眨了眨,又看了看周围,自己没来错,这里就是华银学校城第二区。
“真就一个月左右就修建到了这种程度?”
苏云心里感觉有些离谱,先前赵青山向他保证,一个月肯定能好。
仔细算一下,第二区的修建是从除夕之前开始的,到现在二月份,的确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当时苏云内心还将赵青山的保证当做一个笑话,没想到最后还真做到了。
放眼望去,第二区此时伫立着十座教学楼,这些教学楼已经全部都修建完毕。
在寒风之中,这些教学楼屹立不倒。
而不单单是教学楼已经建成了,学生宿舍也有七八栋修好,剩下的几栋也在修建当中。
一个月能有如此速度,简直惊人,当初修建第一区要是有这速度,也用不着三四个月。
“难道真的是熟能生巧?”
苏云看着这些修建好了的建筑,感觉不太可能,要想有这种修建速度,唯有用钢筋混泥土浇灌。
不然一个月的时间,不可能有这速度。
苏云想着便向里面走去,走到还在修建的宿舍楼不远时,仔细一看,还真是在用钢筋混泥土浇灌。
先浇灌建筑的柱子,再浇灌墙面,而且看这些工人的速度,很显然是相当的熟“四一零”悉这种浇灌方式了。
“他们那里来的这种技术?”
苏云脸颊抽了抽,钢筋混泥土浇灌,这技术在西方是相当成熟的了,十九世纪中叶就有了。
但在国内,知晓这一项技术的人不多,此外国内的钢铁年产量也低的离谱,所以修房子这些,并未采用钢筋混泥土浇灌。
这项技术其实并不难,主要是钢筋和设备的问题。他自然知道这项技术,只是当初他也没想用这项技术,很简单,国内的钢铁年产量—辣眼!
“去把赵青山给我叫到学校城第二区来!”
苏云扭头对手下的人吩咐道,他要亲自问问赵青山,这是怎么一回事?
不一会儿,赵青山就匆匆忙忙的来到了第二区,看到苏云的时候,他连忙迎了上去。
“老板,您这么着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办?”
赵青山看着苏云问道,心里开始猜测起来,老板这么着急找自己是什么原因?
“你们从那里学会用钢筋混泥土浇灌的?”
苏云看向赵青山道。
这项技术在西方很成熟,1848年就发明了。
但国内除了政府的建筑队,他们这些人是不清楚的,而且这也需要设备。
这技术显然不应该出现在第二区的工地上。所以赵青山他们怎么会知道的?
赵青山闻言愕然,他连忙说道:“这件事以前就打了报告上去的,
老板你还同意了,在上面签字同意购买机器设备的。”
他可是记得自己上报上去了,怎么现在苏云忘了?
苏云闻言楞了楞,他好像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只是不太重要,所以他都没什么记忆。
这时,两名外国老头而和几个翻译从远处的工地上走了过来。
几人看到苏云的时候,问好道:“老板好!”
苏云闻言点头回应,他对这几个人心中还是有些印象,他们是最开始被招聘过来的顶级名师。
不过这些顶级名师来第二区干什么?难道是来视察一下学校城不成?
其中一个老头儿指了指那边的建筑,一脸的得意,炫耀道:“老板,这还不错吧?”
看了看那些正在施工的工人,又看了看这两个外国老头儿,心中冒出一个想法。
看着他一脸怪异的问道:“你们知道混泥土浇灌技术?混泥土浇灌也是你教他们的?”
“我可是建筑学博士,对于西方已经使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技术,我自然知道。”
这老头儿说着,目光看向那些工人继续道:“之前我出城看看报纸上宣传的学校城,我发现正在修建的学校城,居然在采用非常原始的方式修建。
这种修建速度无疑是不行的,不论是修建速度还是坚固程度。
我就和另一位朋友带着翻译教了他们混泥土浇灌技术。”
那一名外国老头笑着说道,脸上有着骄傲,他觉得这一项技术完全可以让学校城完工的更快。
苏云一听,顿时就明白了,怪不得先前赵青山敢给自己打包票,感情是学习了混泥土浇灌技术。
这么一来,一个月时间也确实是足够了。只是他的脸色有些怪异,目光看向赵青山。
“赵青山,这项技术简单,只是你们那里来的这么多钢筋?咱们国内的钢铁产量可不高,你去那里找的这么多钢筋?”
苏云说着伸手指向那里已经搭建好的钢架问道。
赵青山看了看后顿时笑道:“老板,这不是钢筋,这是铁棍。咱们国内钢铁产的钢铁产量是不多。
不过冶炼的生铁不好,虽说质量上差了很多,但修建这种几层的教学楼、学生宿舍还是没问题的。”
苏云听后点点头,他明白这什么情况了。钢筋的产量的确不高,不过民间有许多小作坊。没钢筋用,生铁铸造的铁棍也可以,硬度比不上钢筋,但强度也不低。
明白了这些,苏云心中也是无奈一笑,混泥土浇灌,速度可是不慢。
他还记得在后世,只要机器设备足够,人手够,一栋十层以下的建筑,像这种六七层的建筑,十天左右就能完成一栋。
现在这个时代科技没那么发达,但一栋建筑半个月,还是没问题的,相比于之前速度快了一倍。
可想而知,华银学校城第二区能这么快完工,混泥土浇灌技术功不可没。
苏云和外国老头儿他们分别了之后,点名道:“丁晏,过来!”
丁晏连忙来到了苏云的面前,站直了身子,正色道:“老板,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截止到昨日,目前华银学校城总共有多少学生?”
苏云看向了丁晏,朗声道,最近报名的学生好像都有点多,而且好像都是贫困家庭的居多。
这可是关系到他的烧钱大计,他得上点心了。
丁晏想了想,随后认真说道:“目前学生总数量大约是在四十万左右,年后从其他地方来报名缴纳了学费的学生不多,只有两万人左右。
剩下的大多都是金陵周围的贫困家庭,具体的数据需要统计报表数据才知道。”
“四十万?”
苏云心中盘点了一下,现在第一区彻底修建完成,他也让人做过一个容纳学生的统计。
先前朱家华说学校城可以容纳二十万左右的学生,那只是一个最小值,以每个班四十名学生来计算的。
如果每个班六十名学生呢?苏云心中盘算一下,一个班六十名学生,第一区可以容纳的学生数量大概就是三十万左右。
金陵地区的人口很密集,这一点不用说,不论是上海还是金陵,都是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
周围的其他城市,人口数量也不少,加上村镇人口,
想了想,苏云张嘴就道:“赵青山!”
“老板,请问有什么可以为您解决?”
赵青山小跑了过来,连忙回应道。同时直了直身子。
“现在距离开学还有半个多月,再修建十栋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有没有问题?”
苏云看向了赵青山说道,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第二区的十栋教学楼,有些不太够用,学生宿舍上也需要再建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