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几百?不!我要几万!(1 / 2)

第159章 几百不我要几万

邵勋听后笑着说道:“子文兄,你放心,明天我就去注册公司,然后着手此事。”

这些问题都不大,注册一个公司对于邵勋而言没有太大难度,等到公司建立完之后就可以开始他们的物流运输计划。

苏云点了点头道:“行,那就交给你了!”

想了想后接着说道:“还有一点很重要,航运公司的货轮,必须采用铁制,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不要木船!”

他这么做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商业,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度。木船在这些方面没有办法与火轮相比较。

“子文兄,可是用木船节约成本。”

邵勋听后脸上有些愕然,木船的价格可以说相当的便宜,有买铁制货轮的钱都够买好几艘,木船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

苏云微微摇头道:“木船速度太慢,不符合华银公司的经营理念,我要速度快的!”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速度更快,运输的也就快,木船就剩下便宜了,他又不是来省钱的,自然不会选择木船。

要买就买最好,要用就用最快的,该花钱的时候就得花钱。

“那现在只能订购火轮船了,但这样成本会增加!”

邵勋听后想了想说道,速度快也不是不行,但是烧钱。

如果采用十九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小火轮,那是烧煤。

第二次工业革命过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小型轮船出现在江面上,本质上它不属于小火轮,但人们依旧喜欢将这类非木质的轮船称作小火轮。

苏云的意思自然不是用烧煤的小火轮,而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小型轮船。

“费用无所谓,要想赚钱就要先投资!”

苏云摆摆手道,这点钱算什么,该花花的时候就得花,至于后面说的赚钱什么的纯属是忽悠邵勋的,不然他还在那里帮自己规划怎么省钱。

“子文兄所言极是!”

邵勋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目前国内有几家造船厂可以生产这种小型轮船?”

苏云看向邵勋问道,他对国内的造船厂了解的稍微有点少,只知道几家,不过都是建造木船的,显然不符合他的要求。

“要说国内的造船厂,其实不少,但绝大部分都是建造木船。

能生产现代铁甲船的,国内只有三家,天津大沽口的造船厂,江南造船所以及福州马尾船政局。”

邵勋想了想之后说道,符合苏云要求的造船厂在国内的比较少,许多造船厂不是不想生产现代轮船,而是需要机器设备,还需要钢铁。

重工业的不发达让它们没有办法去生产制造铁甲船。

“那就从它们这三家订购吧々ˇ!”

苏云听后说道,还有三家造船厂可以选择的话还是够的,华银物流公司才刚刚定性,买船的事情并不着急,不够就再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在国外买些回来。

“除了这三家外,其实还有外商的船坞可以生产。”

邵勋摇了摇头说道,国内的造船厂能造的确实少,但是华夏还有国外的船坞驻扎,它们也同样对外出售船只。

苏云闻言有些愕然,对这一点他确实不太清楚,他看向邵勋问道:“有哪些国外的船坞?”

“上海有两家外商,一家米国商人搞的,一家是不列颠商人搞的,广州那边有两家,一家高卢鸡,一家不列颠。这些都可以生产运送货物的轮船。”

邵勋娓娓道来,对这些信息了如指掌,这些船坞都是可以买到货轮的。

苏云闻言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随后缓缓开口道:“这些造船厂如何?”

邵勋了解的比他多些,他倒是可以从中打听打听。

“这些造船厂中,能力最大的是江南造船所,可以生产建造万吨级的货轮。”

邵勋看着苏云说道,只是内容却是有些惊骇世俗了。

“他们可以建造万吨级货轮?”

苏云有些不相信,那可是万吨级货轮,那是什么概念了?他对其他货轮不太清楚,但是万吨级货轮意味着什么他还是知道的。

而且对于江南造船所他也是有概念的,江南造船所可以建造万吨级货轮他真不信。

“1920前后,江南造船所为米国建造了四艘排水量一万四千七百多吨的远洋货轮,江南造船所的造舰能力并不低。”

邵勋看苏云不信便解释了起来,江南造船所的造船能力不简单,只是还有其他原因让它们恐有建造万吨级货轮的能力,却鲜少能建造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