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既省了银钱又偷了闲(1 / 2)

丁大老爷一愣,以后分红的钱还是单独交给大丫姑娘好。

这个姜大老爷看来是个贴兄弟的主,自己可不管他家这些事情,反正做生意只认大丫姑娘好。

待到父女俩回乡的时候,主仆们欢聚一堂,大家纷纷凑上来问大小姐安好。

大丫小姐可有好长时间不回家了,大家都惦念着呢。

特别是两个弟弟,个子都长高了不少,围着大丫转前转后的。

二宝,“长姐,我会背古诗了哦,我背一个给你听哈,月影……”

三宝,“长姐,长姐,你听我说,我已经会用毛笔写字了哦,先生还夸我写的好呢。”ωWω.GoNЬ.οrG

大丫上前一人抱着轮了一转,哈,比原来结实多了。

“好,好吔!呼呼!咱们家二宝和三宝最聪明了。”

五岁的幺妹也一脸害羞的,“长姐,我也会呢。背诗和写字我都会。”

大丫马上丢下弟弟们,拉起腼腆的幺妹,“走,咱们去新屋子拆礼物,看看长姐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此时的姜大早就已经跑到新屋子里面,偷偷地鼓捣制冰去了。

娘亲赵氏看着自家几个儿女玩作一团,也是开心的不得了。

现在的日子真的好过了,自己也就不计较啥了。

这阵子中午天热,都留了小叔和侄子在这里吃的午饭,顺便再歇歇睡个午觉。

大人还好一点,姜大宝来回跑的脸庞通红,也不肯歇个一天半日的。怕再坚持下去,孩子会中暑呢。

这一日姜二郎和姜大宝回家的时候,就跟朱氏说了,“大丫从外面回来了,说天气太热,怕来回跑了中暑。让我们暂时就先在他们那里住,你马上给我们收拾两套衣服。这个银子给你,你自己一个人买些好的吃吧。”

看着桌子上足有一两重的银子,朱氏已经呆愣住了,这是给自己一个人吃的吗?

二郎现在很大方哦,听说他写的书很畅销呢,看来挣了不少银子。

男人既然给了,赶紧就先收起来吧。有了银钱咋吃不好啊!正好男人和娃在老大那里沾些光,吃些好的补补身子。

自己可以去娘家再蹭一点饭吃。

这样一来自己不是不用做饭了,既省了银钱,又偷了闲吗?

一转身,朱氏就将银锭子藏在床底下墙角的缝隙里。

二郎的眼神闪了一下,没有作声。

随后二郎就住在了爹娘的套房里,就是原先幺妹睡的那个小屋。

大宝去跟着三宝一床睡了,正好可以看顾着三宝弟弟,省得他那个呆仆尤三总是比主人起的还晚。

因为二宝那里还有着舅家表兄赵勇呢。

幺妹还太小,暂时先跟大丫睡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姜老爹和姜老太虽然表面上不作声,可是心里不知道乐成啥个样子了呢。

老大一家终于开始接受老二了,自己就盼望着他们弟兄两个和好如初,如今的大房可真的不差钱啊。

隔天大丫就主动的拜访了村长家和蔡三叔家,分别带了一些小礼物。

在得知大家的工作都做得很好的时候,就去了一趟赵庄,看看外公外婆他们老人家。

然后就跟姜大抽空去了镇上,寻了一个三进三出的院落,在临街的那处墙上直接开了门面。

心里盘算着要是二婶有悔过之意,日后这座房子就交给他们两口子打理,全家人在这一处落脚也蛮好的,而且这里还可以作为四海帮的一处周转站,落脚点。

不是自己心软,是真的不差钱,而且二婶也翻不出手掌心不是。

只不想让爹左右为难罢了。

当然这个意思自己谁也没有说,得先观察观察嘛。

姜大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对这个地方非常满意。

锁了门,父女俩一同去了府城里。

正好二伯送来的四个高手也已经熟悉下来了,他们正是和黄叶同样的人,而他们的家眷也被接到了这里。

大丫马上把这一批人安插在酒店里上工,之前绿巾队的家眷们还留在这里做事,但是他们的亲戚就回了下来。

并且承诺道:以后得空了还请他们过来做工。

接着就和黑丫头马不停蹄的出外考察了,很快就相中了齐州府治下的另一个县城——清湖县,这个县城很繁华,但是他却繁华的很特殊。

这人来人往的密集度,并不亚于宜林县,竟全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特产——就是水产丰富。

周围其他的城里都有行脚的商人来这里进货回去倒卖,这也是大丫看中他的原因。

两个丫头就像滑溜的泥鳅,时常来湖边在这些商人中穿梭着。

无疑这是一座水城,湖边的风吹来,带起一股鱼腥味,周边的渔民们将商人带上他们的小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