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就是倒一点水进去,你可以用那个小磨石,使劲磨使劲磨,然后出来的全部都是墨水。用干了再放一点水进去。然后再磨出来的还是墨。”说完赵勇就转身往家跑了。
自己也感觉到了,在这里真的是浪费时间呀。
啥啥学不到?
净耽误了大好时光。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唐先生一直强调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读书必须要积累,沉淀才有巨大的收获。
“赵勇,你不跟我们玩了?”刚听得新奇的小子们跟着紧跑了两步,见赵勇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也止步不前了。
埋头往前跑的赵勇,只听到后面的声音越来越远。
这些小伙伴们大眼瞪着小眼,一个个仿佛是被抛弃的小奶狗。
其实不只是自家的大人要求自己跟赵勇玩,现在的自己也想跟他玩呢。
总觉得现在的赵勇一天跟一天不一样了。
说不上有什么变化,但是他真的跟咱们不一样了。
现在的赵家,谁不羡慕谁不眼红呀。
以往赵老爹,倒贴女婿的时候,村里好多的人都说过闲话。
不曾想他女婿翻身快,人家根本也不忘本。
现在倒叫赵老爹跟着享了不少的清福呢。
尤其是赵勇读书的事情。
听说赵家就没有花过一文钱,你说这事摊到谁家不眼红呀?
今天外孙女上门了,那好处不就来了呗。
这边阿叶就同舅娘忙了起来。
这几天在镇上守着烤红薯铺子的,是小舅舅和小舅娘。
那自己只好带了大舅舅和大舅娘去了镇上选各种颜色的丝线,又挑了些小铃铛,小挂饰。
老板娘一见,马上换下了小二,自己热情的过来,“小姑娘,你这是不是会编璎珞啊,如果编的话我们这里回收的。”
大丫不动声色的笑了笑。“我这个刚刚学,如果有需要会来麻烦老板娘的。”
大舅娘跟在后面根本不敢插话。
自己隐隐的有发觉,这一次大丫为咱们准备的可不止卖菖蒲一样。
刚刚买的那个丝线回去编织的东西,应该能够值更多的钱。
否则那个老板娘也不会那么殷勤的。
接着大丫又带着他们去寻了镇上的牙人。
直接给他们挑选了一家四口仆人。
姓田,夫妻两个带着一儿一女。
说是男人外出做生意赔了本,就回来卖了田地与房产抵账,这不自卖自身,准备寻个好主家,跟着混几年。
大丫一下子就买了他们十年。
等到手续定下来,大舅舅才知道这四人是帮他们赵家买下来的。
惊的大舅舅和大舅娘连连摆手推辞。
“大丫,我们家里已经收了你烤红薯铺子,可不能再要你的东西了。”
“大舅舅,大舅娘,这些人你们家迟早都要添的。而且马上端午节就要来临了,许多的准备工作都来不及做。收下他们对于你们以后大忙的时候也是一个助力啊。”
夫妻两个有一些脸红,当初自家帮助姐夫一家,也没有像这个样子啊,仅仅是出力而已,出钱,那真的是很少很少的。
见对方有一些动摇,大丫立马又劝说道。“这一家人比较忠厚,夫妻两个可以跟你们种田,也可以帮你们卖烤红薯,小闺女就给他们养着,也可以给细妹或者小花做个伴呀。
他们家这个大小子,已经有十岁了,以后赵勇如果进了仕途,总要有一个书童跟着的,他正好比赵勇大一些,照顾起来也能知事一点。”
夫妻两个一想,这个外甥女大丫简直考虑的太周到了,于是就直接收下了。
等到回了赵家村,大舅舅和大舅娘就让爹娘一起去镇上守红薯铺子,换了小舅舅小舅娘回来。
等两个舅娘一道过来,大丫就一个人教了一种璎珞绳结的编织方法。
这个容易!
一个人只学一种编法,两个舅娘很快就掌握了,就是编花色小辫嘛,期间各个颜色错开来,中间系上小铃铛或者其他的挂饰,确实赏心悦目。
刚刚买回来的田家婆娘也跟着学编织,带来的田家小闺女也七岁了,一边跟着学,一边帮众人理丝线。
男人们赶紧散开来,全部去割菖蒲和艾草叶,割好了先运去姜家的地窖里,那个地方,不仅地方大,而且温度低,不容易枯叶。
这边的大丫,来回的跑动,朱氏迅速有了反应。
当今日的大丫刚刚回来的时候,朱氏就小心的上前了。
“大丫,你是不是带着你舅舅家做生意了?二婶没有别的意思呀,你看可不可以带上我算一份呀?你看二婶也有好些日子不挣钱了呢!”
大丫扬了扬眉:“可以呀,你明天跟着我去瞧瞧,看你能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