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是太好了,县令大人,你到时候可不要忘记了呀。”
村长又是兴奋又是担忧。
姜二郎承诺道:
“没事的,到时候我会带着主簿大人一起过来做记录的。
咱们以你们村做试点,争取到年底让你们粮食实现翻番。”
姜大一脸嗔怪的看着二弟,在家里帮着下田肯定没有用心。
咱们的田地跟人家比起来,哪一年不是翻四番的?
算了,看在你做县令的面子上,在这么多人面前就不戳穿你了。
在众人离开的时候,大丫把车上的红薯,全部分给了闻讯而来的乡民以及村长。
得让他们尝尝,他们才愿意尝试,才愿意相信你。
当家的小子去跟刘师爷汇报情况的时候。
刘师爷直接就点了点头。
不要拦着他,让他把这个方法施行下去。
以后太子得了天下,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同一时间,池大将军也得知了消息。
这个姜家肯定不一般,要不然一个普通的农户,怎么会攀附上三皇子呢?
心里也不由得掂量掂量,往后自己只截粮食。
其他的事情还要配合作为县令大人。
往后不论是谁得了这天下去,这对农民有益的事情都是值得推广的。
也正是从这天起,外面所有的卡口,所有的人,都对县令大人的家人,防备松散了起来。
这天大丫拉着卢月出门,卢月非常小心的左顾右盼。
大丫有一些奇怪,“卢月你在干啥?”
卢月小声地嘘了一声:“轻点,大小姐,我看看有没有人跟踪我们。”
大丫:“什么?连你一个小小的丫头都有人跟着你?”
卢月点头,“不过今天好像没有哎。”
大丫若有所思:“那你带我去找一找,哪里有中人?”
卢月:“这个我知道,就在集市的旁边。”
等到大丫在郊区买下一座庄子,并着许多佃户后。
卢月马上感到了,自己与大小姐之间的距离,绝不是普通的主仆之间的距离。
大丫自言自语着,又像是在给卢月解释着:
“这个庄子是我自己的,不是帮你家县令大人买的。
我要在这里搞田地间的试验,以后你们的县令大人需要普及农田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把人带到这个庄子上。”
卢月除了点头还是点头。
大丫看了对方一眼,“以后这个庄子就交给你管理。”
卢月惊讶过后,忙不迭的摇头。“大小姐,这可使不得啊。
我要是把你那个庄子弄了一团糟,到时候该怎么收拾呀?”
大丫乐了,“怕什么?明天我给你交束脩,你去县令夫人,娘家的小私塾里去识字。
带上你哥哥给你跑腿,我在这里还要过一阵子的,等我走的时候,你们兄妹俩就直接去庄子上吧。
到时候有不会的字直接问县令大人,他肯定会教你们的。”
用他的人给我管庄子,他才高兴呢!
卢月脸胀的通红,但是聪明的不再推却了。
潜意识里自己也意识到了,这是自家翻身的重要时刻,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反正还有自己的哥哥呢,到时候有事两个人一起商量。
每天上午,大丫都会带着卢月兄妹去庄子上,详细的交代着每一件准备工作。
卢月和卢布也有认真的听着。
到了下午卢布就留在了庄子上,督促那些佃农们,按照大小姐的吩咐干活。
而卢月就去了小私塾里识字,晚间会把自己识的字交给哥哥卢布。
当姜二郎跟刘师爷,要了主簿谢大人家地址的时候。
刘师爷很干脆的点了两个人带路。
当众人站在城东区,一处普通房屋面前的时候。
姜二郎恍惚了一下子,听说主薄谢大人是租住的屋子。
那就是说他家不是本地人。
而解大人千里迢迢的到幽平城来上任,肯定是带着满腔抱负的。
如今整天蜗居在这平民区,连县衙都不能日日守职,该是多么的失意啊!
当解大人一脸疑惑的迎出来相问“县令大人可是有事?“
难道县衙又出了什么事?
这位县令大人,可是刚刚被放出来啊。
自己也很佩服他,还没几天呢,又出来蹦达了。
姜二郎微微一笑,“我家大哥研究出了双季稻的种植方法,现欲下乡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