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爷腿脚发软,差点歪倒在地上,被跑过来的忽必不花一把扯了起来。
“怎么回事?你这弱鸡身体可要多锻炼哦!”
说完忽必不花就急步跑到了,刘师爷的大儿子刘大那里去看货了。
大王爷意味深长的一笑,“怎么?那边的消息不知道了吧?如今我的新身份是大王爷。
当初算计我的司徒一族,已经连根被拔起。
虽然我没有摸上正位,但是要想对付太后娘娘母族之人,还是不用费吹灰之力的!
所以我劝你好自为之,闭上你那张臭嘴!”
大王爷过来警告,并不是怕刘师爷,而是不想节外生枝。
若刘师爷管不住自己的嘴,再胡乱攀扯。
自己不在意在太上皇面前告他一状,让他下去陪陪司徒老爹去。
刘师爷哭丧着一张脸,“不会的,大王爷,我刘某人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会乱说。
如今只是在这边境混口饭吃罢了,关于万胜国的一切,我们一家都不会多说一句,毕竟这是我们的母国。”
大王爷一脸幽冷的笑意:“最好是这样!否则你懂的!”
直到大王爷离开这里,刘师爷仿佛才缓过气来。
天哪,今天回去肯定会做噩梦的,自己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大王爷会出现在这里呀。
原以为到了这里就会高枕无忧的,没有想到日后还得夹着尾巴做人。
呜呜呜!这个年过的好衰哦!
当这一圈交易做下来之后,太上皇惊奇的发现,余大将军这里的提成居然有不少。
而这一次大丫并没有出现,她只是将所有的事情,带上轨道之后,就交给了下面的人去施行。
而自己永远在巡查与开发的路上。
姜大只管揪着庞四海这边的账目查阅。
那一串串牛羊的数目,很是显眼。看来这个生意是划算的。
当一切结束之后,姜大就告别了太上皇一行人,随着庞四海一起撤回了。
自己还要回家,等着官服与那千顷良田呢。
在小学堂里再一次赶考之前,官府的人就过来了,是巡抚大人。
这一次正好大丫也在家里,得知老爹被封赏,还是挺开心的。
姜大受了官服之后,宝贝的不得了,人家可没有闲心情等你磨磨唧唧,只催促着去将田地丈量出来。
父女俩就跟着人家去看田了。
确实有千顷!但是父女俩都觉得不对劲!
数量是不会错的,可是这个田地哪里算得上是良田啊?
全部是废田,姜大上前一挖,发现全部都是潮湿的沙土地。
不由得上前质问:“来宣旨的大老爷说了,是良田千顷,可不是这等废田!
你们可不要中饱私囊哦,跟我玩掉包计是不?”
巡抚大人看着这个农家汉子,眼中透露出轻蔑之色。
“我劝你差不多得了,只不过一个种田的,上面抬举你,才给你封了一个闲置的侯爷。
这千顷田地,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总不能让人家种熟了的田,没收过来给你吧?”
姜大死咬着不放:“当初说好的是良田,你数目不够,最起码也一半一半呀。
可是如今咱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良田,这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
巡抚大人:“你要是不满意,可以去京城告我呀!”
这山高路远的,量你也求告无门。再说这个事情本来就好推脱,谁还怕你不成!
其实这个巡抚大人原是太子一系的,太子在年轻的时候,对这帮老臣可是态度谦逊,又十分尊敬的。
如今以前的太子一党,虽不能帮上太子什么忙,但是总想着为其出一口恶气。
反正总不让你姜氏一族,痛快就是了!
看着气得牙痒痒的老爹,大丫不仅上前劝道:
“爹,咱们家开发的山地,荒地还少吗?这些赏赐之物,全部都是朝廷对咱们的肯定,对咱们的支持!
咱们若节外生枝,未免有些不识好歹!”
看来这些人,都是原太子一党的,咱们跟太子有过节,自然在人家的清算行列。
姜大苦着一张脸:“大丫,你不知道,来代宣旨的是五少爷的老爹——大老爷。
我已在他面前夸下海口,这样在千里良田种了粮食,要贩卖到边关去,挣蛮夷的银票的。”
大丫:“咱们种其他的东西,同样去挣蛮夷的钱!
你若闹到京城去,倒让来宣旨的大老爷左右为难了。”
还不知道他的官职,有没有巡抚大人的高呢。
这时候的巡抚大人已经冷笑一声,拂袖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