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林桐就要离开,金不唤连忙问道:“你今日来干什么的?"
林桐一愣,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哎呀呀,就是你!原本我是来告诉你,我想通了,还是打算来汴京发展。"
金不唤听到这个消息可谓是比他亲娘老子来了都要高兴。
“太棒了!来干什么?铺子选好了么?需不需要我帮什么忙?"
“你猴急什么!搞得比我还要激动!”
金不唤把林桐拉回了后院,原本打算做下聊的。
最后还是把他拉倒了自己的卧房,关起了门。
"桐哥儿,有了你在汴京!我这内心踏实多了!"
“去你的吧!我又不是你的靠山,你踏实个屁啊!"
金不唤让林桐稍安勿躁,坐在原地等他一会。
只见金不唤走到了他的书房里,窸窸窣窣的翻找了一会。
抱着个黑色的漆盒,好像还有些沉甸甸的。
“桐哥儿,请看!为兄给你准备的大礼!”
林桐有些看不懂,但也没有客气,打开漆盒上的锁扣,翻开盖子。
好家伙!
这里面是十条“小黄鱼"!
林桐不动声色的拿起来掂了掂分量,一条足足有好两斤重。
“金大人,您这官儿当得可以啊!少说两斤一根,这里足足二十斤吧!”
按照宋制,一斤等于十六两,这二十斤黄金,按照现在的兑换比例。
就相当于三千贯铜钱,也是一笔小的数目了。
金不唤满脸肉疼的表示,这基本上是他一半的家产了。
林桐看着表演浮夸的金不唤,始终还是没有戳穿他。
“这钱我可是不能收!收了算什么了?如果开店,算不算你的一份?”
金不唤听完就急了,非要林桐收下,并且保证这些钱就是白送的!
“不行,你写个条子,就说你是自愿给我的!"
“桐哥儿,有些过分了啊!这种事情还有写条子的啊?"
林桐看着欲将黑色漆盒收回去的金不唤,双手立马按住了桌上的盒子。
“要是不写条子,我可不承认这我拿过你的任何东西啊!”
金不唤笑呵呵的把盒子盖盖上,推倒了他的面前:"拿去吧!不就是二十斤小黄鱼么!只要你以后多帮帮我,二百斤我都能给你弄来!
林桐正是要用钱的时候,他并不会傻到不要这些钱。
已经是和金不唤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该要还是得要的!
“这就对咯!还有没有要我帮忙的?"
林桐想了想,又让金不唤帮忙打听一下有没有空余的铺子。
“这个啊!还真有些为难我,不过我尽力吧!”
“那我可走了啊!这也快年底了,你抓点紧!争取把事情做的漂亮一些!”
金不唤亲自把林桐送到了府衙门口,目送林桐离开。
金不唤回到了公堂之上,这里的百姓已经等的非常不耐烦了。
“啪!",金不唤敲了敲惊堂木,宣布今日的审案到此结束,三日后再来。
“判官大人,这才什么时候?还没到晌午呢!"
“是啊!金大人,您可不能这么办案!”
"啪!",金不唤再次敲响了惊堂木,“本官怎么断案办案,还轮不到你们指手画脚!我说明天就明天,你们再啰嗦,我把你们的案子继续延后!"
“金大人!您也别吓唬我么,若是这样,我就去闻登鼓院敲鼓!”
金不唤摸了摸八字胡,用单手拖着下巴,抵在了案几上,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个人。
“闻登鼓院是吧?你去吧!我倒要看看,哪里会不会因为我延期一天处理你的芝麻小案而来为难我!"
“我丑话可说在前头,你们尽管去敲鼓,但是后果请自负!”
金不唤站起来,挥了挥手:"来啊!把这些人给轰出去!退堂了!不肯退堂的,用杀威棍架起来扔出去!”
只见公堂之上的衙役们开始轰人,还真有赖着不走的。
衙役们也不客气,架起来就先扔到了公堂之外。
告状的百姓们这才纷纷害怕的离开了。
金不唤这么做,也是为了把时间空出来,给即将被请来的讼师留下足够的时间查看卷宗。
一直到了下午申时,开封府的衙役们请来了二十名讼师。
这已经是汴京全部的讼师了!
金不唤按照林桐的意思,将剩下的三百卷宗丢给了他们。
开封府第一次烛火通明到第二天,二十名讼师顶着黑眼圈,打着哈欠,把卷宗给看完了。
分别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甚至还有调查思路。
金不唤倒是安安稳稳的睡了一夜,他随即的查阅了几分卷宗和意见,很是满意。
紧接着,他抽调了整个开封府的所有衙役,二百名衙役分成了十组,进行走访调查金不唤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整个开封府上下的关注。
在府尹的卧房内,梁适正在与他的师爷商议着什么。
“梁大人,这金不唤的脑子还挺好使的嘛!能想出这么一个招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