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桐的发呆,让对面二人以为他还在想走私马匹的事情。
二人再次的强调了马匹走私的严重性,这才把林桐的思绪拉了回来。
“二位的好意我心领了,马匹我是断然不会碰的,我知道事情的轻重。
“林公子能知道就再好不过了!"
二人随后又表明近期他们会回去一趟,把这里的事情做个汇报。
询问林桐可有什么话要带给萧蔡大人。
"方才你们说的茶叶生意,我后面看看能不能也弄一些!你们回去的时候问问!"
“那是再好不过了!别看萧大人在太子手下做事情,其实得到的钱财并不是很多!
“嗯?",这又是一个很有用的信息。
“不能吧?若是如此,怎么可能出手如此阔绰,这可是三万斤酒呢!按照大宋的价格来算,快接近一万贯了!”
“反正我们知道,萧大人自己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原来如此!十分感谢,你回去告诉萧大人,以后跟我做买卖我就认你们两个!”
这二人一听,那是真心感动了起来。
这就意味着他们每次来都能获得不少的钱财。
“那真是太好了!如果能因此脱离奴籍,我们必将重谢!"
"脱离奴籍?"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在与您细聊!我们得赶紧走了,长时间呆在这里也不好!"
在二人与林桐密聊的时候,林鹏在一旁其实已经赶走了不少前来买酒的人。
林桐觉得今天了解的也差不多了,便小心的帮他们把铜钱装了起来。
二人拒绝了林桐用马车相送的好意,一人扛着一个布袋离开了。
“这二人估计是怕我们知道他们的住处,又把钱要回去吧?"
林鹏看着远去的二人,打趣的说道。
“出门在外,小心点总是好事情!"
林桐收起了桌上的黄金,心想这辽国之人也是大胆,随身带着这么多金子招摇过市若不是汴京的治安还算可以,估计要遭殃了吧。
林鹏看着这些金子,对着林桐说道:“现在我们钱有了,还要找胡大人么?"
“找啊,谁还嫌弃钱多啊?等明天的消息吧!”
第二天一早,林桐直接来到了开封府蹲点守候。gōΠb.ōγg
把刚刚从府里出来的金不唤下了一跳。
"这黑灯瞎火的,你蹲在这里要吓死谁?我说你怎么这么着急,我这还没上朝呢!
“嘿嘿,这不是着急了么?我们那边要开始动工了!"
“知道了,知道了!别挡着我,再挡着我我要迟到了!"
林桐赶紧让了一条路,金不唤快速的钻进了马车,飞奔而去。
一直到辰时,金不唤一脸疲惫的回来了。
林桐立马迎了上去,“怎么样?怎么样?胡大人怎么说?”
“如果你不是很缺钱,就等几天吧?"
“怎么能说不缺钱呢?你是知道我的,我有多少事情等着做呢!如果不扩大酒厂,胡大人的五万斤酒我给他尿出来么?”
金不唤很久没有听到林桐说浑话了,他差点跌了一个踉跄。
“我说你小子,怎么又这样说话呢?”
“那我应该怎么说话呢?你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金不唤指了指里面,让他进去。
来到卧房,金不唤把上朝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是范仲淹直接颁布了两条新政,惹得丁原和满朝文武都非常不赞同。
就连以前支持新政的一些官员,都公开出来反对了。
“让我猜猜,是均公田和修武备吧?"
“这还用猜?范大人的十条你是看过的!”
对于修武备一项,范仲淹主张恢复府兵制。
并且是全国进行实施,除了在京城附近地区召募强壮男丁,充作京畿卫士,用来辅助正规军之外。
特别是边境地区,所有年满二十的男丁,在不影响务农的情况下,必须进行为期一个季度的军事训练。
对于这个举措,丁原原本想以国家财政紧张为由,暂定在京畿路进行实施。
可赵祯却坚决不同意,最后还是在黎九首的建议下。
先以与辽国、西夏密切接壤的陕西路、河东路、河北路以及京畿路为四个主要试点这才平息了朝堂上的争吵。
而对于均公田这一项,朝堂之上大部分人都是不同意的。
原本支持范仲淹的夏竦,转而也是反对起这一条法令来。
因为夏竦家里与范仲淹、韩琦、富弼不一样,夏家几代为官,早就是大地主了。
可以说夏竦的家产几乎遍布整个大宋,主要都是集中在富庶的地方。
公田,即职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额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
所以范仲淹建议朝廷均衡一下所有官员的职田收入。
给职田少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职谈的官员,按等级重新分发或者补发职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