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新一轮的练兵(求订阅!)(2 / 2)

喽们要熟练掌握这些,那就只有日复一日的操练。

就像后世的奥运冠军,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间断的刻苦训练,才能夺得那至高的金牌。

除了这等搏杀技巧外,站军姿、列队伍是最基本的,也是山寨里每个喽都必须经受的折磨。

再有就是明锣鼓旗号。

如今是宋朝时候,可没有无线电等玩意儿,基本通讯只能靠吼。

可是到了战场之上,少则几百上千人,多则就是上万人,就算嗓门儿再大,能让所有人都听见?

在此之前,徐凤梧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对于古代的旗号,一是点儿也不了解,因此一直都无从下手。

现在鲁智深来到山寨,徐凤梧自然是不客气,让他把干货全都掏了出来。

宋军作战用什么旗号,又用的什么铜锣、军鼓,等到鲁智深说出来的时候,徐凤梧整个人都晕了。

实在是太复杂了!

连徐凤梧都感到头疼,更别说下面的小头目、小喽了。

于是徐凤梧跟鲁智深,以及诸位头领一合计,将所有的旗号都给简化,合力编出一套简单的旗语。

不仅陆军有一套旗语,水军自然也少不了,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旗语都是海上航行必须的。

“除了旗语,我怎么把信鸽给忘了?”

说到通讯的时候,徐凤梧自然而然,想到了传说中的飞鸽传书。

徐凤梧还隐约记得,好像在隋唐的时候,过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

与骑马传递书信,信鸽可就快多了,而且在宋朝的时候,信鸽被叫做飞奴。

徐凤梧不知道哪里能找到信鸽,他穿越过来都三年了,也没见到有人用信鸽,他倒是记得在西军中,有人在用信鸽传递消息。

徐凤梧问了鲁智深,鲁智深也是不知道。

如此看来,信鸽在西军之中,应该只是极少数人在用,没有大规模推广。

至于训练信鸽的原理,徐凤梧是知道的,主要是利用鸟类本身会认回家的路。

可是该怎么训练信鸽,徐凤梧就是两眼抓瞎,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看来,信鸽的事要慢慢琢磨了。”徐凤梧暗暗想到。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有就是打熬身体,增强喽们的体能,毕竟打仗离不开气力。

再高的技艺,没了力气也是白搭。

就好比徐凤梧自己,若是单论武艺,他并不一定强过史文恭、鲁智深等人,但他的力气大的吓人。

往往切磋的时候,徐凤梧只需以力压人,就能很快取得优势,甚至技巧都是次要的,这就是所谓的一力降十会。

因此,喽们每天都需要负重跑步。

从里,不喘气不脸红,在徐凤梧看来才算合格。

还有负重,从十斤、二十斤开始,逐渐地往上递加,最后要能负重四五十斤,不然穿上铁甲都走不动。

新一轮的练兵,却是比上次更加有章法了。

当然,喽们训练如此辛苦,徐凤梧也不能短了吃的,水泊里的鱼虾是最基本的。

此外,徐凤梧还会在周围的村子里,从百姓那儿收购鸡鸭猪羊,每隔几天就给喽们改善伙食。

配上水泊里挖的莲藕,就是一顿香喷喷的猪骨莲藕汤,叫那些过惯了苦日子的百姓,吃的是满嘴流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