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林县尉当即吩咐下去,很快备好了快马,就与阳谷知县一起,直奔阳谷县的城西。
当阳谷知县手忙脚乱,登上阳谷县的夯土城墙时,就见到城外的梁山人马,正十分整齐的一字排开,身上都穿着褐色的衣服。
知县一见梁山服装统一,军容整齐,除了没有穿铠甲,简直比官军还像官军,顿时心里就凉了半截。
这等精锐,难怪可以打败郓州大军!
为首一个大胖和尚,手持一杆方便月牙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兀自在城下叫嚣道:“阳谷那鸟知县呢?快叫他滚出来,洒家有话要问他!”
林县尉一听,赶忙对知县说道:“县尊大人,贼人在叫你呢!”
知县狠狠地瞪了这厮一眼,随即叫来了几个盾牌手,这才敢走到城垛边上,大声问道:“我就是阳谷知县,梁山好汉到我阳谷县来,不知有何贵干?”
鲁智深用方便铲指着知县,骂道:“你这狗官,说好五万石粮食,五万贯银钱,怎么各少了一万?当我梁山泊好糊弄么?”
被人当众骂着狗官,阳谷知县脸色很是难看,但对方是梁山贼人,可不是县衙的公差,又或者阳谷的百姓,就算骂的再怎么难听,他也只得忍耐住。
就听阳谷知县说道:“好汉,那批钱粮出发之前,本官亲自清点过,并没有少一分一毫03,其中必定有缘由。”
鲁智深大声骂道:“当洒家不知道么?你们这些蠹虫,整日只知中饱私囊,全不管百姓的死活,这回竟然贪到我梁山头上了!”
“一个时辰之内,若不再凑齐五万石粮食,五万贯银钱,洒家便打破你这阳谷县!”
阳谷知县一听,冷汗都流下来了,前几日刚叫城里大户分摊了钱粮,现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叫他去哪里再凑这一笔钱粮来?
可要是不给,贼寇便要攻打城池了!
这阳谷县的城墙,都是由黄土夯筑,高度堪堪才两丈多,城里除了土兵乡勇,再也没什么兵马,如何挡得住梁山贼寇?
不止是阳谷县,北宋时候的城池,大多都是这样,除非一些重镇要塞,比如大宋朝的四京,才会用大量的砖石。
后世那些影视剧里,动不动就是青砖筑就的城池,其实已经是明清时候的事情了。
阳谷知县急忙叫道:“好汉,那批钱粮确实没问题啊,不如我去找负责押运的都头武松,叫他出来跟你对质如何?”
鲁智深大笑了一声,说道:“你休要糊弄洒家,那打虎武松的名头,洒家也曾听说过,据说是个响当当的汉子,怎么会去贪墨钱粮?”
“你这鸟官休要嗦,赶紧去筹措钱粮,否则一个时辰一到,可别怪洒家不客气。”
林县尉小声说道:“县尊大人,以小人之见,这些贼寇怕是故意来勒索的。”
阳谷知县脸色难看,说道:“这些贼寇贪得无厌,恁的可恶!城里的那些大户,才刚交了一笔钱粮,如今又要他们交,只怕有些困难了。”
林县尉说道:“大人,事关本县的生死存亡,只要与大户们说明,相信他们会知道如何选择的,毕竟贼寇可就在城外!一旦打进城里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阳谷知县苦着脸道:“如今也只有这样了。”
话音刚落,就听城下传来一阵马蹄声,一匹快马从北边飞奔而来,马背上的人也是一身褐色衣衫,和明显是梁山的人。
就见那人来到鲁智深面前,急忙翻身下马说道:“禀报头领,北边有一支官军正往这边赶过来。”
这人的声音很大,叫城头的知县、县尉以及土兵乡勇,全都听得一清二楚,一听到有一支官军到来,都纷纷露出惊喜之色。
城下,就听鲁智深吃惊地道:“那是哪里的官军,有多少人?”
那喽回答道:“来路尚不清楚,也许是大名府、东昌府的人马,人数大约有一千,而且都是兵甲齐备,其中还有一支马军。”
鲁智深沉吟片刻,随即朝着城头喊道:“阳谷知县听着,今天算你们运气好,这笔银钱暂且存着,洒家明日再带人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