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开场演讲(14)(2 / 2)

……

“为什么丢掉?”

可以理解,毕竟第一次办这个,没啥经验…

一群人上台阶,沈旭东上前招呼:“辛苦诸位。”

上红毯之前,礼宾车不可能一长串等着,所以在下车处搭了间屋子。

关键,看程序…这个叫行业协会奖,完全按照奥斯卡的标准打造…

里面布置妥当,作为临时休息区。

“香港电影衰落的标志是美国拍出了《侏罗纪公园》,在此之前,全球的电影都差不多,一个题材火了,抄袭就完事了。但《侏罗纪公园》是真抄袭不了,没这能力。

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跑来跑去,也不知在忙什么…

除了初入围影片…

张局说了三分钟左右,然后黄博邀请沈旭东做开场演讲。

警察和安保如临大敌,丝毫不敢懈怠。

影迷、粉丝们聚在广场上,等着自己的偶像驾临。

……

尽管金马奖各种示好,给了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影片奖项,他也没有感谢过…

不快也不慢,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大部分嘉宾都已亮相,最后一组是评审团。

上场的是张洪森副局长。

这条路是去年修建的,很宽敞…

颁奖礼如果只颁奖,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结束。

红毯已经铺好了,约40米长,9米宽。

街道两侧有专门的交通管制…

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

“我跟王景、黄百铭都聊过这个事,他们说是因为台湾市场丢失…但台湾市场只是放开好莱坞电影,并不存在不引进港片…为什么台湾人突然不爱看港片了?

第一届评审团,7个人,许安华、江闻、娄烨、张曼钰、梁佳辉、曹保平还有吴思远,评审团主席是吴思远…

沈旭东挺喜欢张洪森的,这位分管电影,而且懂电影,业内称他‘第一影评人’,哦,他也是编剧出身,代表作《车间主任》、《大法官》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

电影不再是几个演员,几台摄像机,再加上编剧,导演就能完成的了,比的是工业实力!”

然后,突然冒出来了金梧桐奖!

而且叫华语电影金梧桐奖…

沈旭东先上了个厕所,然后跟着工作人员吃了点东西,还跟领导还有评审图的几个导演们扯了一会淡…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一1937年。

肯定要穿插一些节目。

根本原因就是: 90年代初,以《终结者2》和《侏罗纪公园》为代表的好莱坞电脑CG大片彻底兴起,不止是台湾观众,全世界人民都爱看这种片!”

“香港电影失去了最为重要的买家台湾市场,以及整个东亚以及东南亚影市,此时的内地院线市场还没爆发,碟市则被各种盗版商垄断…此外,还有人才外流与青黄不接,跟风滥拍带坏市场等等…”

“为什么要说这个?我就是很奇怪总有人说什么香港电影衰落是因为回归…是因为CEPA签署…难道没有CEPA,香港电影就能维持原来的局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