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揭开这么多脚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是脚链不打开的话,也跑不快跑不远。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很快过去了五分钟的时间。
明台正在高处用望远镜观察着四周的情况,很快就看到了青山镇驻军的身影了,他们正在快速的赶往医疗站。“速度解开剩下的脚链,镇子上的驻军距离我们很近了!”随后,最后一个脚链打开了。
明台望着众人,连忙是开口道:“有能力的战俘拿起武器准备反击,剩下的帮助一下受伤的战俘,于曼丽和郭骑云,你们两个断后,全体人员想小镇的丛林中撤退!”随后,明台带着战俘等人朝着丛林中撤退了。
因为战俘之前是吃不饱穿不暖同时身上多少有点伤,身体疲惫,所以撤退的速度有点慢,不过这一切也都是在计划中。
驻军部队近两百人抵达了医疗站之后,看到了地面上的小鬼子尸体,为首的一个少尉鬼子军官气炸了:“八嘎呀路,杀吉吉!给我追!”于是,明台率领着战俘在前面跑,小鬼子的大部队在后面追。
双方距离是越来越近了。
毕竟战俘身体素质都不怎么好,再加上一些受伤战俘转移速度比较慢,所以距离是越来越近了。
好在前面就是丛林了。“快!速度快一点!”
“于曼丽,郭骑云,给我挡住小鬼子!”
在得到了明台的命令之后,郭骑云和于曼丽开始边打边撤。
哒哒哒……
啪啪啪……
双方是进行了交火。
枪林弹雨。
子弹横飞。
双方是一直保持着大概300米左右的距离。“杀吉吉,给我打!”
“绝对不能放过这些zhi那军,开火!”
少尉鬼子军官指挥战斗。
不得不承认,小鬼子的战斗力还是十分强的。
这让于曼丽和郭骑云的压力不小。
小鬼子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
第一个层次是日军战力之强,体现在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
第二个层次是日军战力之强,体现在中下层指挥官身上,小鬼子高级将领之中虽乏出色战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则上383,绝少发生重大错误。小鬼子将官,一般都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其做事皆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
要知道,二战时苏军的战力非常强悍,但他们的作战效力却远不如日军,如果苏军每发射出100发子弹可能会杀伤5名敌军的话,那么,日军的100发子弹就可能杀伤10名甚至20名敌军。
也就是说,当年日军的作战效率大约是苏军的一倍以上。
这是因为鬼子兵经过前期严格的军事训练后,日军在转入小队、中队级协同战术训练时,往往会被老兵们带着加练夜间100米精确射击、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的动作等额外的训练课目,这就增加了小鬼子的战斗力。
砰砰砰……
哒哒哒……
双方激战。
面对这么多小鬼子,郭骑云和于曼丽是不敢正面硬刚,只能是且战且退,负责掩护战俘撤退……
PS:还差6个自动订阅破20了,各位衣食父母觉得我写的还可以的话,麻烦给个自动订阅,不喜欢随时取消,感恩各位支持。。
文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