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宝殿。
海瑞将大明朝发生的一系列改变悉数禀报于天子。
其效果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
待海瑞退回朝班中后,朱翊钧开口道:“大明朝能有今日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得益于诸位爱卿的辅佐。”
“望诸位爱卿切勿懈怠,互相勉励!”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陛下,臣亦有本要奏禀于陛下。”
内阁首辅高拱从朝班中走出,拱手拜道。
“哦?!”
朱翊钧神情微动,颔首道:“准奏!”
“启奏陛下,自科举考试之日起,至今日乡试已经顺利完成。”
“各县已将部分考生的试卷呈于翰林院。”
朱翊钧闻言,微微颔首道:“其中可有大才之人?”
高拱面色微顿,细细回忆道:“回禀陛下,其中倒是有一批不错的试卷。”
“快,呈上来,朕要亲自阅览。”
“遵旨。”
约有半炷香左右,近侍太监将挑选出的一批试卷呈递于金銮宝殿上。803
朱翊钧从中挑选出一份后,细细品阅着。
行为规矩,言谈中规。
大明科举考试,其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八股文。
分别为破题、承题、起讲。
然后便是八股!
其一句一股,第八股为收尾。
而朱翊钧所读此篇,讲述的正是关于大明朝近些时日来的种种改革和举措。
正文内容,多为讲述的大明朝自改革之始后的种种变化。
其后,便为自身的想法和见解。
当朱翊钧看到这一篇文章后,心情顿时得到很大的满足。
推行一鞭法、实行税改及解除海禁,无疑不是对闭守思想的一次次冲击。
而此刻,能够有考生这么快接受,并且写出心中的想法和见解。
显然是承应了天子之心。
“不错,不错!”
朱翊钧大为赞赏的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看来此次科举考试,倒是能为大明朝带来不少的新鲜血液啊!”
“是啊!陛下,此次乡试之中便有不少学子大放光彩。”
“相信待得日后会试时,必然也会有着不少惊世之作出现。”
“哈哈~”
“如此,那朕就拭目以待了啊!”
朱翊钧郎朗大笑一声,将手中试卷放置一旁后,又随手拿起几篇试卷看了起来。
但这一次,朱翊钧的笑容像是定格般,目光紧紧地盯着试卷。
而原本正在恭贺天子的文武百官,在察觉到天子面色时,亦闭上了嘴巴,心情忐忑的向高拱望去。
天子有此面色,显然是这份试卷出现了问题。
但这些试卷,皆为精心挑选出来的,且是通过了乡试。
怎会出现什么问题?
而同样心中不解的高拱,在看到这一幕后,亦忍不住开口轻呼道:“陛下?”
“可是这试卷中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