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倭国皇帝当场吓昏了过去。
举兵百万,何等概念?
要知道倭国满打满算,拼凑起来的兵力也才不过五十万人。
哪怕倭国全员皆上战场,不论男女老幼等,充其量也就跟大明一省之地的人口差不多。
但!老幼妇孺等,真的能上战场么?
大明附属十三国难道就没有人了么?
比拼人力之战,显然倭国已被完全的压制。
足足三天有余,倭国皇帝才渐渐苏醒,一脸苍白的躺在床榻上。
大国之怒,唯有平灭一国方可平息。
但倭国皇帝却并不愿意放弃委曲求生的一丝机会。
倭国皇帝强打着一丝精神,声嘶力竭的呼喊道:“来人,快来人,立即派人出使前往大明,向大明皇帝议和。”
“无论大明皇帝开出什么样的条件,倭国都会同意。”
……
半月之余。
紫禁城.. .....
金銮宝殿。
朱翊钧坐身于龍椅上。
俞大猷快步走出朝班,拱手说道:“启奏陛下,我大明出征将士皆已整军完毕,共计三十万人!”
“其粮草军械等皆已在送往东海港口的路上。”
“臣特此向陛下请旨,出兵倭国!”
话音落下之际,满朝文武振奋。
这一刻,终于来临了!
朱翊钧面露笑容,颔首道:“好!”
“传朕旨意,命俞老将军即刻亲率大军出发,征讨倭国!”
“臣遵旨。”
正当俞大猷准备退离朝殿之际,一名锦衣卫快步走上前来,拱手拜道:“陛下,倭国派使前来,恳请陛下罢兵休战。”
“无论大明开出怎样的条件,倭国都无条件的同意!”
当此话音响起时,在场朝臣们全部都怔在原地。
偷袭大明帝国的是他们,请求罢兵休战的还是他们?
“呵呵~”
冰冷的笑容响起在殿宇上。
朱翊钧面色威严道:“俞老将军,看来你的声威已传至倭国,吓得他们主动前来求和了!”
俞大猷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倭国狼子野心,此次罢兵休战必然是他们的缓兵之计!”
“朕也未曾说过罢兵!”
朱翊钧冷声一句,威严说道:“俞大猷听旨!”
“臣在!”
“大明与倭国一战,朕势在必行!”
“此次倭国袭扰大明边境,罪不可恕!”
“传朕旨意,将来使斩首祭旗,为三军将士开路!”
俞大猷闻言,面露喜色,拱手拜道:“臣遵旨!”
话罢,俞大猷信步走出朝殿,意气风发。
朝殿之上,未有一名臣子主动开口为这名使臣求情。
虽说自古以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但!灭国之心已灭,又何须在乎这般!
大明帝国的国威,必须要用他们的鲜血来偿还!
京城。
中军大营!
三十万将士皆候命以待。
当倭国使臣被押赴于斩头台上时,在场将士们的眼中皆流露出高昂的战意。
斩首祭旗,正是大明帝国向他们表达此次的决心。
同样也是他们出征平灭倭国的决心!
俞大猷信步走至高台,目光冷漠的看向倭国使臣,肃声道:3.3“斩首!”
噗!
随至鲜血溅洒,倭国使臣头颅随之滚落。
其后,被将士们高高悬挂于旗帜上。
铮!
俞大猷拔出佩剑,肃声高喝道:“将士们,此次出征倭国,乃平定大明边海之地,造福一方之幸事!”
“同样也是为了我大明那些惨死于倭国手中的百姓,报仇雪恨!”
“今日,本将军将亲自带领你们跨海击敌!”
“你们的身上承载着大明帝国的未来和希望!”
“你们同样也是大明帝国的荣耀!”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将军威武!”
“将军威武!”
将士们高举手中的兵器,高声回应着。
“众将士听令!”
“在!”
“上马!”
唰唰唰~
整齐划一的动作,如若一人而为。
将士们纷纷翻跃上了战马,高昂的战意,让人心中热血躁动。
俞大猷驱马行走于三军将士中,手中佩剑护在心口前,在向将士们宣誓的同时,同样也是由心发誓,肃声高喝道:“不破敌军,誓不回转!”
“不破敌军,誓不回转!”
“出发!”
随至剑芒所指,三军将士们在俞大猷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从京城中离去…….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