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目光看向戚继光,示意一同落座。
“俞老将军,再有不超过两天的时间,我军便会出现在倭国海域上。”
“届时,你可有何计划?”
戚继光坐身于木凳子上,与俞大猷面面相视,开口询问道。
俞大猷将身前的地图推送至戚继光跟前,思索道:“此物乃是老夫先前从一出海商人手中所得。”
“此番一战,率先要解决的便是倭国的海上力量。”
“继而强行登陆,以此源源不断的向倭国增派兵力。”
“除此之外,率先解决倭国海上战力的另外一个好处便是确保了我军补给的顺利运送。”
“否则,数十万大军,粮草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必定军心不稳!”
戚继光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俞老将军所言极是。”
“只是,我们应当率先从何处进攻?”
话说这般,俞大猷手指直接落在了福井的位置处。
“从这里开始,不但能将倭国一分为二,更能对倭国的都城形成极大的压迫力!”
戚继光听闻此言,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好!便按照俞老将军的办法,率先从福井发起进攻!”
……
紫禁城。
养心殿。
“近些时日来,高拱恢复的如何了?”
沈炼拱手说道:“回禀陛下,目前阁老已恢复过来,只是日日长叹。”
“……”
朱翊钧闻言,继续在宣纸上书写着。
“¨〃沈炼,记住一件事,他已不是内阁首辅。”
“是,陛下。”
“既然高拱已恢复过来,你就代朕前去探望探望。”
“毕竟高拱也是对大明朝有功劳的。”
“顺便让他也好好的反思反思,到底错在了何处!”
“是,陛下。”
直至沈炼退出养心殿后,朱翊钧的嘴角上渐渐扬起一抹弧度。
此次高拱犯下大错,朱翊钧固然生气,但也并非是真的要彻底罢免他的官职。
在此一事上,朱翊钧要做的,便是借此机会好好地敲打敲打内阁。
堂堂内阁首辅、次辅,其门客、学生足有百十来人。
若皆让他们的门客、学生入朝为官,其内阁势力必定增大。
甚至,朝中的声音也将渐渐统一。
为君皇者,决不允许看到这样的一面出现。
否则,皇权终将被朝廷掣肘!
正当 朱翊钧心思这般之际,近侍太监缓缓走上前来,拱手说道:“陛下,户部尚书大人求见。”
“宣。”
不多时,户部尚书王国光信步走至殿宇内。
“臣拜见陛下。”
“免礼抬。”
“谢陛下。”
“爱卿前来见朕有何事情啊?”
王国光从怀中摸索出几个满是泥泞之物,拱手说道:“此物乃是臣在民间中偶然看到的。”
“这些都是外来商人与大明互通商贸之物。”
“据闻此物产量极高,适用于大面积种植。”
当他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朱翊钧的目光亦落在王国光怀中的那些粮食作物上。
“此物不正是番薯、土豆么!”
天子之言,听得王国光面色一惊,诧异说道:“陛下正是此物!”
“不知陛下从何处知晓?”.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