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赚这么多钱, 又受到汗阿玛和官府庇护,交税胤祉没意见,但这比例是不是太高了?
就是在后世, 最高的交税比例也才百分之四十五啊!
而汗阿玛的意思,「是一半、服务费, 还是、一半、纯利?」
是服务费五成?还是刨去人工、场地、耗材等成本的纯利润五成?
康熙逗他:「一半服务费。」
胤祉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好家伙, 比周扒皮还狠啊!
那他是在给全大清百姓当社畜啊?他还没有这么伟大!
胤祉冷静地讲价:「二八。」
康熙:「不行」
「三七。」
「四六。」
「三七。」
「四成半。」
「三七, 服务费,别人、难做假账。」
「……行吧。」康熙同意了, 估计收得太多,别的商人接受不了。
三成也很多了,有胤祉当先例,应该会容易很多?
既然要效仿胤祉的「无本买卖」,那也应当跟他一样交高额税款。
太子胤礽默默算了一笔账,暗暗咋舌:若一天赚服务费一千五百两, 就得交四百五十两税款,一个月下来是一万二、三千两, 一年下来是十四万两……
这这这……
这抵得上一个省份的税银了吧?!
当然,比不上江南省, 但那些普通省份就真的……有时候连十万两都收不上来,还得朝廷倒贴赈灾。
所以在胤礽看来, 三弟……好傻。
傻就傻在, 他不但给朝廷交这么多钱, 赚了多少钱还全都让汗阿玛知道了, 加上爱做善事, 一旦汗阿玛需要银钱,那他的钱还能留得住?
在这一刻,胤礽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傻三弟,竟然神奇地悟了一件事:会赚钱、有钱也不一定是好事。
比如,自己也知道了他有钱,凭自己和三弟的关系,等自己有需要了,三弟能不帮衬吗?
嘿嘿~
胤祉还不知道自己被太子二哥盯上了,知道了也不会在意的,他只会觉得二哥还是太不了解自己了,自己从来都不吃亏的。
胤礽也不知道,胤祉觉得三成很合理了,可以说是这个朝代的天花板了,胤祉愿意做这个天花板。
翌日,康熙与大臣们就此事议政,最后达成的共识,也差不多是康熙说的那样,新律法很快就在颁诏天下了。
最先看到的自然是苏州府的商人们,很多看到「鱼乐卖场」大赚特赚,正准备跟风效仿的商人们,一时间都犹豫了起来。
与此同时,「鱼乐卖场」门口,贴出了义卖会每件拍品所得善款的清单,引得苏州百姓争相围观。
上面清楚列明,谁捐赠了何物,募得了多少善款。
「咦……都是两位皇太后、皇上、阿哥公主们和涧中鱼先生捐的?」
「天哪,皇上捐赠的神车募得了一万五千两!吾皇仁善啊!」
「涧中鱼先生捐赠的独家买卖权是啥玩意儿啊,竟然募得五十万两和二万石粮食?!」
「先生厉害了!」
「天老爷诶!总共募到了一百多万两的善款?!这是都要给了高邮人吗?」
忽然,有人大声道:「好羡慕高邮人啊,这不是天上掉银子了吗?」
百姓们看到那么大的济慈款总额,第一反应都是有些羡慕白捡钱的十几万高邮灾民。
有人是这样算的:如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此多钱,分给十几万灾民,一人能得十几两银子呢,这可比自己种田赚多了!
甚至有人会想,
.
自己家也吃不好穿不好的,怎么济慈会不拿来给自己?
直到说出这种想法的人被怼:「你是傻子吗,怎么可能把钱平分给灾民?治水不用钱啊?修河堤、重建房屋、重整田地、安置灾民不要钱啊?」
又有人说:「你要是觉得好,你搬去高邮啊,每年屋子田地给水淹那么两回,一回淹半年。」
「大家也不用羡慕高邮百姓了,有这样爱民如子的皇上,和这些行善积德的大老爷们,再有济慈会在,今后若有其他人遭遇不幸,日子也有了盼头!」
「对对对!还得是皇上和涧中鱼先生的济慈会,不然哪能有这种好事呢?」
「此话怎讲?好事是指,济慈会今后也会帮咱苏州人?」
「没错,诸位有所不知,等江宁济慈会办起来,也是会帮扶江宁府内着实困难的百姓们的。」
「此话当真?那哪些人能找济慈会帮扶呢?」
「无父无母的孤儿、无法劳作的孤寡老人等,生计艰难的贫民……当然,有手有脚却想吃白食的人不帮。」
人群哗然!
「这这这……真的有这种救苦救难的地方吗?里面难不成都是菩萨?」
这话问出了几乎所有人的心声:真有这种菩萨,百姓岂不是都不用担心吃不上饭饿死?
「问得好!」「鱼乐卖场」门口,一个洪亮的声音笑道,「菩萨是没有,但多的是咱苏州府慈悲心肠、德高望重的大善人!这些善款,可都是他们捐的。」
「谁呀谁呀,给咱们看看,都是哪些大老爷如此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