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张武。
    他没什么表示,只是从胸兜里摸出了烟盒,抽出了一支烟点燃。
    至于于珍……
    嗯,于老师的心放到肚子里了。
    同时眼眸亮了起来。
    这时,会议室门外陆陆续续来了三四个人,许鑫也喊不上名字。而这些人看起来也都一愣……纳闷这个年轻人是谁。
    可没人说话,见张一谋都在听,索性也就各自找到位置坐了下来。
    而许鑫在阐述完了自己对于“鸟巢”和“凤巢”的认知后,他又把笔尖指向了那把火炬。
    “那么接下来再说说火炬……火炬的灵感,是张导说,用一只巨大的燃烧的羽毛飞过五大洲,最后点燃火炬时,火炬的火苗应该像扇子一样唰啦一下展开……但这个概念在我看来说明的并不正确。我觉得他不应该像是扇子,而应该像是……彩带……或者是……”
    说到这,他沉默了一息的时间。
    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红旗的样子!”
    “!”
    抽烟的张武下意识的挺直了身子:
    “红旗?”
    “对……也不对,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那种……绸布?”
    一时间找不出准确的答案。
    左看看右看看,他看到了一份不知是什么的资料,直接走上前去拿过来了一页后,几个对折,就折出来了一个长条的形状。
    然后把手里的长条一卷,卷成了一个类似拉花彩带,又类似雪糕筒的形状。
    “主要颜色应该是红,红与……白?就能突显出那种祥云纹路的……于老师,您帮我弄一下。”
    把无法一人固定的圆锥交给了于珍,随着众人的目光,他指着于珍手里的“火炬”继续说道:
    “我觉得张导应该就是这意思。它不是扇子,而是这种形状。然后……比如说要点火时,这边拉出来一根引线。火炬手手里的火炬很小,对吧?点燃引线时,一开始是很小很微弱的火苗,象征着我们人类文明那得到第一课火种开始……这样的话在国外有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神火种,国内也有咱们的燧人氏,国内国外的寓意大家都懂。然后……这根引线一点点蔓延蔓延……到这个火炬的主要结构时,呼~~~~~”
    笔绕着圆锥飞速画了两圈:
    “汹汹火焰在火炬的这道脊梁上,就像是舞台上那种喷火一样,呼呼呼呼……速度极快的一闪,最后点燃主火炬。奥运圣火象征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我们自己通过这种……天朝红的颜色,与祥云纹路,这些属于我们的文化,完美的这么一结合,让人打眼一看……嗯!”
    许鑫还没说完,忽然,就听张武一拍大腿:
    “这就是天朝!”
    “……”
    许鑫颇为意外的看了对方一眼,但同样点点头认同的说道:
    “没错,老师,这就是天朝!这些元素都是天朝的象征,但却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而这就是我通过张导的理念所想象出来的画面,也是我为什么画了这么一个火炬的形状的理念。”
    “这个好。一谋,这个好。”
    张武似乎莫名的兴奋了起来,从许鑫提出了“天朝红、红旗”的时候,那种兴奋的心情就开始酝酿,到现在忽然爆发。
    他目光里出现了一种炽热的神采,看着张一谋:
    “小许这个设计思路不错,很不错。你想想看,火炬那种小的火苗,一开始只是特别小的火苗,然后走~~走~~~走~~~~忽然,啪!火焰冲天,沿着这彩带的脊梁冲天而起,最后速度极快啪啪啪啪啪……点燃了火炬!这场景绝对不比巴塞罗那那个射箭点燃圣火的场景差!”
    他目光灼灼,可张一谋却依旧眉头紧皱。
    并没给出任何回应。
    而王朝歌只是看了一眼张一谋,就知道老朋友这会儿肯定思想已经沉浸进去了。
    在没得到一个清晰的思路前,他肯定是不会开口的。
    于是冲着许鑫微笑着说道:
    “继续,你先说,张导现在正在想,没事,你说你的,他能跟得上。”
    “嗯,好。”
    许鑫点点头,回到了黑板处:
    “那么在来说说我对小火炬的思路,其实小火炬的思路我想的就相对简单了,主要我是陕西人……”
    “嗯?”
    “……?”
    张武和张一谋同时露出了诧异的模样。
    许鑫没多想,继续说道:
    “从小我就经常能看到祥云纹路。然后那天张导说咱们文明的象征,四大发明?笔墨纸砚这些,我就顺着主火炬的思路,觉着红色,是咱们的颜色。在搭配祥云纹路,这样设计至少我想着是挺舒服的。吉祥如意的纹路,和红色都是能代表咱们的文化象征……所以,我就觉得这么样……挺好看的,就给画出来了,就这么简单。”
    说到这,他似乎也觉得自己的设计理念太单纯了,露出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神色:
    “当时……我真没想太多。但……也不太认同当时有一位老师说的弄条龙到上面……觉得太俗了,就这么来了。嗯……那我在来说说这张。“
    他把笔指向了画着日晷的那张图,眼神亮了起来:
    “首先,我觉得张导这个创意特别棒,时间,是一种概念,他不是具体一成不变的某种东西或者是计量单位。而古老的日晷这个点子,我特别喜欢,尤其是张导强调的日晷的出现,当时场内的灯光应该具有黄土地的那种厚重感……我真的特别喜欢!就一想起来浑身都起鸡皮疙瘩那种。但有一点我是不太赞成的……那就是真的设置一个巨大的日晷!”
    他摇摇头:
    “我不是学建筑的,但也明白要考虑到屋顶承重问题,以及火炬和日晷会不会冲突,喧宾夺主的问题……毕竟,咱们总不能真搞一个日晷放上面吧?到时候圣火点燃,全场灯光亮起,所有人都能看得到圣火……当然也能看到好大一个日晷在那杵着。不好看!
    可也不能弄个就跟充气堡一样的模型……那就太山寨了。所以,我的理念是,日晷,是作为屏幕里的一种特征。然后……东边打来一束光,或者直接在屏幕里呈现一束光打到日晷上,然后……唰!全场黑暗!只剩下日晷的图案,接着从上面拉下来一条线,代表时间的线,不管是发光还是用……那种烟火来表达,啪啪啪啪啪……传入到地面,昏黄厚重的灯光亮起,开幕式倒计时开始……我想着是这种可能会更合适一些。”
    随着他的描述,陆陆续续走进来的人,包括前面这几位,所有人脸上都流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仔细一琢磨……
    好像是这个道理。
    日晷肯定得超比例的巨大,太小了大家也看不清楚那是什么。
    可大的日晷一定会干扰到别人的视线,到时候点火的时候大家也不知道看日晷还是看火炬。
    搞不好还会把日晷当成火炬……
    确实有些混乱。
    张武再次点点头:
    “嗯,有道理……”
    这哥忽然有朝着许吹进化的趋势。
    而就在许鑫想要继续说下一张图的时候,忽然听张一谋来了一句:
    “那你觉着用时间作为一个符号,来作为主轴定义这场开幕式,怎么样?”
    “呃……”
    许鑫一愣。
    露出了思考的神色。
    不过他思考的速度很快,几秒钟的时间,看着张一谋反问道:
    “张导,五千年的文明,浓缩到一场开幕式里,真的能做到吗?”
    张一谋颇为意外……显然他诧异这孩子竟然一下能把“时间”定义到国家的五千年文明上来。但话也不慢,说道:
    “……做不做得到另说,你既然认同日晷这个时间符号,那么用来贴近历史不觉得更好么?”
    “好是好……但是……”
    许鑫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
    “我觉得会很乱!也不够博爱。要真去看五千年文明,对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感兴趣的话,我不如去看书,看历史。这和奥运会的主题有些不挨着。我们是要展露我们自己不假,但一切的一切,不应该绕开奥运精神这个大命题。所以,我……觉得……”
    看着那双瞧不出喜怒的眼神,许鑫再次犹豫。
    可这种犹豫立刻又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
    于是,他的眼神愈发坚定,坚定无比:
    “如果只展露五千年文明,那这场开幕式就像是……或者说,最多,只是一出大型的舞台剧。它是偏离奥运精神的,而观众的反应如何我不清楚,但至少在我这……我反对!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民族,乃至文明,可以表现的东西,更多!”
    不是什么特立独行,也不是什么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
    只是想给出自己所有的观点!
    帮助这场开幕式做到最大程度符合大家心中的预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拿捏取舍。
    因为……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注1:奥运会相关剧情的人物名字,一定有一些是对不上号的。至于原因……嗯,懂得都懂就行,以后不再解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