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吞虎咽的吃面声中……
    “好吃?”
    “嗯!好吃!”
    看着闷头扒面的儿子,刚煮了面,额头还见了汗的许大强笑呵呵的端起了酒杯。
    抿了一口酒后,夹了两粒花生,又夹了一筷子自己面条里那用芹菜做的浆水菜。
    浆水这东西燕京人基本不吃。
    甚至杨蜜都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
    可确确实实,许鑫之前就叨叨了不止一次,说他想吃浆水面了。
    在老家的时候,有的人家衡量一家主妇干不干净,活做的麻利不麻利,别的不用说,就夏天看一看她家的浆水缸就知道了。
    陕北的夏天日头太毒,又毒又辣。
    虽然气温不算热,但人是真容易被晒中暑。
    所以……别的地方咋样许鑫不知道,在许家湾那边,基本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弄一大缸浆水。
    这东西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原料就只有芹菜。
    芹菜洗干净汆水放温水里面,然后倒进去一碗浆水引子,一扣缸盖腌两天就行了。
    但如果保存不好,或者谁家的女子干活埋汰,那浆水上面就容易出现油膜,或者是发霉了。
    那就说明这女子干活不干净,窝囊。
    会遭人瞧不起的。
    而许家兄弟俩从小就没了娘,可当爹的许大强一样不愿意让别人瞧不起自己家的娃。
    年年那一缸浆水都是干干净净,透透亮亮的。
    别说油膜了,连油花都瞧不见。
    不管是出门上学,还是回家吃饭,总会有一瓶子浆水等着兄弟俩。
    回到家一口气咕嘟咕嘟的把那酸酸的浆水喝光,清热下火解暑。
    没了婆娘的汉子就凭借着这些精巧而干净的手艺,辛辛苦苦的把老大拉扯成人,把老二从咿呀学语到步履蹒跚……再到能背着书包上下学……
    个中到底有怎样的艰辛,外人不得而知。
    西北汉子也从来不会表达出来。
    他唯一做的,就只是一如家里没钱的时候那般。
    夏天,用一缸亲自动手的清澈浆水,带给俩儿子名为“家”与“父亲”的清爽一夏。
    而对于许鑫来讲,夏天要是没那一碗浆水,确确实实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爸。”
    “嗯?”
    “可算吃到咧,再吃不到浆水,呢真似要疯咧。”
    “……哈哈哈。”
    儿子的这句话就等于对他最高的赞美。
    又美滋滋的抿了一口酒,扒拉了一口面条,他才不紧不慢的说道:
    “家里的酸水今年特别好,透亮。”
    说完往厨房一指:
    “爸弄了两缸,给你拿来了一大桶。想吃,自己炒点韭菜,甚也别放,就油炒炒,加盐。就盛出来,再往锅里倒油,葱蒜,辣子,把浆水往里一冲……开锅下面条,两滚就出,就好咧。”
    “呃……”
    虽然听上去步骤很简单,但实话实说……
    许鑫还真不会弄。
    只能点点头:
    “好……呢到时候试试!”
    “记得盆别沾了油,浆水就糟。”
    “嗯嗯。”
    “回头也和那女娃说一哈,你要不会弄,让她给你揍着吃~”
    “……”
    扒拉面条的许鑫筷子一顿……
    颇有些尴尬的抬起了头:
    “……好。”
    “不要老吃外面滴饭,那都不干净~冰箱里呢就看到鸡蛋换咧,其他的动都不动,会行哇?年轻人,过日子,你下的了苦,婆娘守的住窑才行。家里不起火烧锅,那叫过日子哇?”
    没去纠结儿子到底谈了个什么朋友。
    他只是用最朴实的观点……哪怕和他现在的身价相比,什么“下苦”、“窑洞”之类的已经格格不入了。
    但还是用这些最粗糙的话语里所蕴藏的道理,告诉儿子如何操持一个家。
    “嗯……知道咧。”
    听到这话,今天就是专门过来给儿子送浆水的老汉也就不在多说了。
    一口酒,一口面。
    三两多酒,一大碗面吃完。
    父子俩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抽烟。
    “这燕京的天,就愣看不到星星的哇?”
    手里抓着蒲扇一摇一摇的许大强颇为感慨的来了句:
    “燕京人民的日子苦哇。”
    许鑫深以为然。
    确实,这边是真不怎么能看到星星。
    “爸,七月十五呢想回家……”
    “不回!”
    许大强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儿子的想法:
    “烧点纸就行,爸跟你妈都说咧,娃在弄奥运会,光宗耀祖。她肯定高兴~不敢耽误国家的事!”
    “……好吧。”
    见老爸如此坚持,许鑫也就不在多说了。
    “明天回去?”
    “嗯,明天刚好要去趟东胜,那边又有个矿,谈谈哇……啊呀,这些都似小事,泥不要管了哇。好好弄就行。”
    “……嗯。”
    没什么谆谆教诲,甚至有点半强迫的,许大强没让儿子在操心那些赚钱的事情。
    就像他说的。
    都是小事。
    甚也没国家大事重要。
    中年人用最朴实无华的观点,身体力行的给儿子做出了一个榜样。
    ……
    来去如风。
    早上出门时,许鑫原本还想问李哥为啥没来。
    但一想到老爸那“迷”一样的保密意识,似乎这事儿也就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就如同送儿子上学一般,看着儿子提着一桶浆水上了车,他还不忘嘱托了一句:
    “和张导也说一哈,浆水不敢沾油~”
    许鑫心说人家又不是假的西北人……
    这事儿还能不知道?
    一路来到了奥运大厦,他直接把浆水给食堂拎过去了。
    那老家汉中的食堂大勺看到这一桶浆水就乐了。
    非常专业的拧开盖子,倒出了一小碗来,先闻,再尝,然后冲许鑫竖起了大拇指。
    而这一桶浆水似乎给许鑫带来了好运气。
    刚上楼,他就被一脸欣喜的韦兰芳给喊住了:
    “小许,小许!”
    “……咋了啊?韦姐。”
    看着眼前这位跟炸了庙一样的姐姐,许鑫一脸茫然。
    “明天!明天要开发布会啦!!!正式官宣!”
    “呃……”
    许鑫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所谓的“发布会”是什么后,点点头:
    “那不挺好么?”
    韦兰芳一愣。
    看着不知为何显得特别淡定的许鑫,无语的问道:
    “你不激动?”
    “激动是激动……但不是早就定好了么?”
    许鑫笑着说道:
    “这都快俩月了,早不激动了。”
    “……那到时候镜头里你也得表现的激动点,知道吧?不然以后纪录片播出去咋办?”
    “好,知道了。”
    俩人进了屋,开会的时候,韦兰芳没提这个事情。
    毕竟发布会是明天呢。
    大家也都知道,所以面对摄影机,特别收了一些。但明天一旦新闻公布,想来少不得一场这边的人都露出了无比激动的模样。
    不过……
    中午吃饭的时候,许鑫看着张一谋和张武两位导演在吃了一口浆水面后,那惊讶的样子……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
    也不知道明天发布会时候的表情会不会比现在更激动……
    ……
    2006年8月8号。
    上午。
    接近十点。
    许大强打开了电视,直接调到了TV1台。
    这会儿的一套频道还在演广告。
    可无论是他,还是一旁的许淼、张倩倩都一声不吭,盯着那些广告眼神直勾勾的。
    看起来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
    这让旁边的女孩有些不解。
    但没人解释。
    甚至,许大强有些焦躁。
    刚演完一个广告,就看了看手上的表,然后重新抬起了头继续看广告。
    反反复复。
    另一边。
    “闺女,你今天不去练车?”
    杨春玲看着坐在沙发上,目光紧盯电视的女儿,纳闷的问道。
    杨蜜摇摇头:
    “下午再去。”
    “……不是明天考试么?你不赶紧多去摸一摸?”
    “不去不去。”
    杨蜜同样目不转睛的看着一套卫视的广告,回答的很是敷衍。
    杨春玲无语了。
    转身回了屋,换上了一件宽松的长裙后,说道:
    “那跟妈一起去买菜吧?你爸说想吃炖小鸡,咱们中午……”
    “哎呀,妈!求求你!”
    女孩双手合十一脸祈求:
    “您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好吧?您自己去吧,我上午哪都不去。”
    “……”
    奇奇怪怪。
    看着一反常态的闺女,杨春玲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会儿杨大林不在家,她直接来了一句: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那男朋友上电视了呢……莫名其妙的丫头片子!”
    “……”
    杨蜜嘴角一抽……看着踩着拖鞋出了家门的老妈,嘀咕了一句:
    “您是什么算命大仙吗?”
    时间,一分一秒的划过。
    会议室里同样鸦雀无声。
    该抽烟的抽烟,该看电视的看电视。
    这时,夹着烟的陈威亚来了一句:
    “小许,紧张不?”
    许鑫看了一眼右上角已经出现整点计时的大荧幕,摇了摇头:
    “不紧张……但我感觉大家比我还紧张。”
    瞬间,不少人无语的扭过了头。
    眼里里里外外就一个意思。
    你的心咋那么大呢?
    可许鑫确实不紧张……不都定好了的事情么。
    又没听到什么风声说被换或者被更改了。
    他是真不紧张……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他本人不紧张,但他替周成和有些担忧。
    毕竟……火炬第一次点燃时用的内部燃烧装置,是周成和设计的。
    这两个月的内部燃烧设计方案到底花落谁家,他还真不清楚。
    就这样,燕京时间10点整准时到来。
    画面一切换,一个满是人头的记者现场出现了。
    ……
    “经组委评审委员会最终,在388件有效作品之中,正式选定由---“2008燕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创意小组递交,第237号方案,为2008燕京奥运会传递火炬。并,正式命名火炬名称为……“
    镜头前,大领导看了一眼被红布笼罩着的火炬轮廓,对着记者们的长枪短炮,一字一句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