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给出议事会应对“蛮人战争”的应对计划,就是用“火枪军团”对蛮人的“冷兵器”。
使用“火枪军团”这个策略。
理由一,是未来画面,令林浩放弃了冷兵器层面上人力对拼的消耗战;
理由二,发展热武器,组建“火枪军团”应对危机。已经是林浩所能想到,应对蛮人战争中最经济的战争方式,这种战争方式是对朝阳城目前脆弱经济体系冲击最小的方式。
不像冷兵器军团需要庞大的人力,“火枪军团”的组建,可以最小程度抽调人力。这样对于新组建“村”、“乡”、“县”、“郡”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人力抽调的少,新建村庄的农业生产收受的影响就小。军团人数少,战争维持的物质消耗就小。
在仔细考虑后,林浩对这场与月沙蛮人的决战,有了一些其他长远思考。他并不试图快速解决月沙蛮人,因为时间站在自己一边,朝阳城有“农耕体系”的支撑,而蛮人以掠夺的方式生存,一旦“秋末冬初”短期结束不了战争,战事进入焦灼的僵持,大雪就会帮助朝阳城消灭蛮人的有生力量。
理由三,朝阳城的经济体系刚搭建,“热武器”对资源的消耗又要比冷兵器战争要大。虽然统治下地域内没有这些物资,但是这些“热武器”所需要的物质,朝阳城可以很容易获取。
好消息是,通过朝阳城的商业渠道,“硝石”、“硫磺”、“铅”等物资,都是一些人族国度内被认为无用的东西,对这些东西的采购,花费的代价并不大,“采购目录”一经发布,朝阳城的商业体系渠道,就为朝阳城带来了“海量”的原料。这为“火枪”军团的运用,创造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所以“热武器”这种战争形势,对朝阳城是新生事物,也是新的挑战,不过相较“冷兵器”的消耗战,“热武器”战争,对朝阳城的经济损伤要小得多。
理由四,“火枪军团”是发挥朝阳城工业优势,碾压蛮人低生产力水平的最好选择。
经过了两年的发展,以蒸汽动力为主科技的背景下,以“钢铁”和“煤炭”主要资源特征的产业形态,已经催生了第一批的熟练产业工人,同品质、同规格、同用途的商品,可以轻易大量生产出来。
“工业化”的大量简单复制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整个城市工业经济的大发展,蒸汽动力下的“工业制造”正在向所有人展现,工业化的魅力。有了超凡之力加持下,相同精细化模具的打造,精粮合格的枪械武器制造,使得“火枪”生产完全没有技术难题。
而热武器的战争模式,就是发挥“工业优势”,对于朝阳城不依靠“人力优势”,发挥“生产力优势”,碾压蛮人的“冷兵器”军团,创造了可能性,是最经济的战争模式。
毕竟是要应对一场数百万人的大战。要想完全杜绝对现有朝阳城的经济的影响是不可能的。“火药”等新原材料的进口,要占用钱款;“枪管”的武器制造,也会挤占现在紧张的“工匠”人力;还会加剧本来就紧张的钢铁资源的矛盾。
枪械使用可不像冷兵器时代,一副铠甲打破了从新回炉,再加工后马上又能打造出新的“甲胄”。冷兵器战争消耗最大的是“人力”和“粮食”。
“热兵器”虽然相对于“冷兵器”武器,威力强大,“热武器”战斗在“人力”和“粮食”上消耗的虽让少,但是一场热武器大战,所耗费“火药”、“铅丸”等资源就是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