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药女的“还愿之旅”(一)(2 / 2)

从野人开始 尧谣遥瑶 5150 字 2023-03-04

其一,是“岐黄门”对她有再造之恩,自己没有丝毫回报,内心难安。

药女五岁进了“岐黄门”,她一个普通医家女孩,没有岐黄门的悉心培养和教导,不可能学习到高深的医药知识,她自认也取得不了今天成绩;

药女自问,哪怕自己出事了,岐黄门也是被迫放弃自己,而不是岐黄门自愿的。它是在巨大压力面前没有半点办法,不得不做出放弃自己的决定。

因此“岐黄门”于药女而言,有大恩!无大错!药女认为如果自己死前,有什么遗憾的,那就是自己有些对不起“岐黄门”的教导。自己对不起自己的师傅“青衣”长老,对自己的教导。

其二,药女是对自己的初念情人“崔博临”放不下。

药女家破人亡,最后沦为奴隶,全部因“崔博临”王子而起,药女应该恨他才对。可是“心灵修炼”和“内阁讲授”的知识,让药女知道崔博临在自己的不幸事件中,是无辜的。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的,所以药女就是放不下他,可是自己父母兄弟姐妹,确实因为崔博临而死。自己的苦难的初恋已经成为了药女的“心结”。解不开这个心中的结,自己心灵将永不得圆满。

“药女”是林浩的枕边人。她反复思量后,觉得自己既然要和林浩一起去死,还有什么怕的呢?于是她找到林浩,将自己内心的困惑和所思所想,全部向林浩讲出。药女希望自己这位夫君给她分析分析,自己该如何解决她的心灵困扰。

那次谈话,药女果然没有失望。

自己主君,自己的夫婿,果然不是一般人。林浩在听闻的“药女”的诉说之后,并没有暴怒。在书阁内,男人不但很温柔的亲吻了她,还牵着她的手,让她坐在自己的面前;一面,将药女的小手放撰在手心里握着,不放;另一面,很客观的对药女的情况进行了解析。

“药女”无法忘怀那一次谈话。夫君如同一位人生导师一样,开导着自己。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肉麻的爱,可是话语间和手心的温暖,让药女知道自己这一生也离不开眼前的男人。

林浩帮药女,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

对于“岐黄门”的回报很简单。药女用岐黄门学习的知识,结合朝阳门的知识体系以及实验条件,亲自编撰的药物知识,药女可以抄录送给岐黄门一套;用知识回报知识。

对于药女的情感。

从人性角度上讲,药女与和崔柏林之间的“初恋”,是纯洁的,是不参杂任何世俗权利或者金钱的感情。那份感情是高尚的。“崔博临”于“药女”而言,没有亏欠,他只是年轻不懂世情的可怕,无意伤害了药女;“药女”虽是受害者,细究过程,没有崔博临的挺身而出,药女的下场可能非常的悲惨。所以药女还欠崔博临一句“谢谢”!

虽然药女现在是林浩的女人,可是林浩却很客观、很正面、很积极的评价,药女的初恋;林浩在评价自己女人和另外一个男人之间的另一份感情,没有嫉妒和恼怒,平和、客观且大度,这让药女非常的感激。已经二十多的药女,知道林浩能够做到今天这样,对于一个年青的上位者而言,是何其的不容易。

作为“心灵圆满说”的开创者,林浩讲述,如同扒开层层包裹的“卷心菜”一样,让药女清楚了问题的核心。正是药女的初恋“纯真”和“美好”,让药女无法释怀;可是又是这份纯真,导致药女一家的“悲惨”命运,这是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事情。

药女的理智是知道崔柏林不是有意为之,他在这件事情上是的无辜,但是自己的家人就活该遭受不幸吗?药女的感情,无法接受,所以才会下意识的逃避。

太难了!药女希望,自己的过往是一场恶梦,自己能够彻底遗忘。

虽然“逃避”无法面对的事情,是人性的本能使然。就如同“极度美好”的背面,往往有“极度丑陋”一样。世上事情从来不圆满,万事如此,情感亦如此。

现实是残酷的。药女家人的惨死,药女该怪谁呢?药女到底,该向谁复仇呢?

药女的遭遇,是社会规则下,人性丑陋的必然结果;造成那个结果,何尝不是,“药女”和“崔博临”两个无知的少年,一手导致的呢;

再高尚的情节,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现实利益影响。也许那就“成长”的代价;也许正是因为美好太可贵,所以人们才传颂他们,为的就是让黑暗的现实中,点亮一盏希望之光。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