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标准、钱币、人口(1 / 2)

从野人开始 尧谣遥瑶 3934 字 2023-03-04

而大明国和三大势力的合作中,“一揽子合作项目”的另一层目的,那就是“标准、钱币、人口。”

首先,在“标准方面”。

例如:“车辆制造技术”、“纺织技术”、“枫胶技术”、“蜂窝煤和蜂窝炉”的技术合作,其实变相的是在进行大明国“技术标准”的输出。

这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技术,并不值得保密,因为是日常用品,这些技术就算想保密,也很难做到技术不外泄。这些常用的日用品,争夺市场的关键是“价格”。因为是日常使用所以的东西,用量很大,购买之人对于价格非常的敏感。在质量一样的情况下,人们很自然会购买便宜的。

即便技术告知了三大势力。可是在普遍不重视“标准”的三大势力国内,当他们自己生产这些东西时,就会发现,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每一架纺织机生产出的布匹,无论布匹的宽度和长度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制造纺织机器的木匠,用的标尺就不统一。标准不同的情况下,就连核算产品的成本,都不那个准确。

而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每一批次生产的“枫胶”,会因为配料的误差,令每批次的“枫胶”质量不稳定。不稳定的质量,客户会信任吗?

生产马车这种协调性更强的工作,标准不统一情况下,大规模生产,动用的人力物力,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就算三大势力,洞悉了“度量衡”的秘密,而且花大力气,建立了自己统一的生产标准。以奴隶制度内的工匠制度,一个匠人将一个作品全部完成,单个成品的制作时间成本也是慢的吓人。

自己实际生产一圈下来,他们会发现自己生产耗费的生产成本,不如直接购买大明国的成品,反而价钱还更便宜一些。

而包裹在“技术互换”背后的标准输出。三大势力在全国“度量衡”没有统一的情况下,在尝试与其自己制造不如买的“成本”对比面前。其实是给大明国的商品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技术互换”还将恶意给大明国,带来三大势力很多技术。而这些技术,以大明国的底蕴和实力来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不就可能获得的。可是这次“战略合作伙伴”的机会太好了。直接将大明国的工业体系,进行了提升了几个高度。

其次,在“钱币”问题上。

对于本次前来谈判的三大势力“特使”。这些“特使”不但自身是“第二步”高手,以其顶级势力长老的身份,就注定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比一般国家的国王身份都要“显赫”。在她们的生活里,日常使用最小的钱币单位都是“晶币”。

世界通行的财富兑换体系里,一个“晶币”兑换一百“两黄金”,日常生活中这个单位,实在是很大的币值。要知道以前“夹皮沟村”数百人,一年劳作下来,也未必存的下来三个“晶币”的财富。

大明国的“钱币”体系,在尊重世界通行兑换体系外,规定了:

一两黄金兑换五个金币;一个金币兑换五十个银币;一个银币兑换一千个铜币。

“铜币”、“银币”、“金币”的币值体系,币值虽小,百姓日常确可以经常使用。

三大帝国的特使对“钱币”,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大明国的“钱币”,不但精美,而且每一个钱币“成色”、“重量”标准统一。关键是大明钱币,看似简单可是并不容易仿制。大明钱币无论“材质”还是“工艺”其实都是合金,假的钱币拿在手中很直观,就会被发现不是真的。

经过三年和人族国度的经济交流,大明钱币得到了人族内陆国家商家的广泛认可。近些年来,很多国家的商家,来到大明国的钱庄,直接就是为了购买“大明钱币”,回到自己国家使用。在人族国家很多的商人,并不执行大明的兑换体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