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朝阳城、贤士街、翠香茶楼。
尽管城外,白茫茫一片,大雪覆盖了大地。
可是朝阳城内街道上的积雪,已经被清扫一空。街道上人来人往,街道旁的酒店茶肆内人喧鼎沸。
“耗子哥,这里、这里有一桌空位子。”
一个身穿鲜艳齐胸襦裙的年轻女子,正招呼在酒楼二楼梯口,四处张望找桌子的年轻男子。
“翠儿,你还挺机灵的。这么快就找到了桌位了。”
男子乍一看,相貌平庸,穿着素色圆领袍,丢在人群也一点不起眼。听见年轻女子的招呼,也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笑呵呵的挤过人群在桌子旁上坐了下来。
“那是当然!这个‘翠香茶楼’,是夹皮沟的婶婶们送给我的嫁妆。没进宫前,我可是常来这里的。不过你怎么不去楼上的雅间,硬要再这二楼的大间里挤着呀?”
这个叫翠儿的年轻女子,在男子耳旁小声的嘀咕着,似乎有些不满。而年轻男子,却并理会女子的话,只是微笑着打量高棚满座的屋子。
年轻男女刚坐下,小二就上来招呼二人。手脚利索的小二,肯定是认出了“翠儿”,远远看见了年轻女子,正准备热烈的凑过来,巴结一番。可是小姑娘两眼一瞪,那个机灵的小二,立即把即将出口的话,又憋了回去。
可是“小二”整个人,却手脚利索的来到二人跟前,一边用毛巾擦拭着已经很干净的桌子,一边谨慎的问:
“姑奶奶,这次您要点什么?”
翠儿白了这个小二一眼,明显是小二对自己的称呼有些不满。尽管脸上表情不善,可能是顾及身边的男子的缘故。脸色变换了好几次,最后还是尽可能用很淑女的口吻对小二,说道:
“去,把最好的‘清茶’拿来。再上些小吃就行,我们这里不用特别招呼,你们忙自己的就行。”
翠儿说完,偷偷瞄了一眼身边的年轻男子。看见他注意力不再自己这边,反而很是关注屋里其他茶客们的聊天内容。翠儿挥了挥手,打发小二离开。自己轻轻吐了口气,又用小手拍了拍自己的酥胸。
这个“翠香茶楼”的二层,足有二百多个平方的样子,室内摆放了二十多桌,此时楼内座无虚席,很是热闹。因为茶楼的窗户用的是现在雕花“玻璃窗”,所以屋内的采光很好,又因为屋内升起了“煤球炉”,一根铁皮导烟管横穿屋里,把屋里烤的非常暖和。
来到茶楼喝茶的青年男女,正是微服出外的“林浩”和“翠儿”。在他们周围还有四组“便装”金龙卫,这些金龙卫只是些“炼髓境”,他们可不是来保护的林浩的。以林浩“化神境”的修为,要对付林浩的敌人,这些金龙卫的修为,也对付不了敌人。
茶客们此时正听着“读报人”读上期的“朝阳周报”,关于今年“秋考”的相关内容。随着“秋考”事件的日益临近,朝阳城里目前最热门的消息,无疑就是“秋季科考”的内容。所以每期“朝阳周报”刊登秋考相关消息时,城里的百姓都会非常关注。
因为《朝阳周报》是每七天出一刊,所以在新的周报出来前,各家酒楼、茶馆的读报人,都是循环读当期周报上的消息。
其实《朝阳周报》不过五个铜币一份,很多人在家里已经买了一份。可是人们就是喜欢到“酒楼”、“茶室”这样的场合,和三五好友一起听“读报人”读报。
原因无他,“氛围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