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战争背后(下)(1 / 2)

从野人开始 尧谣遥瑶 3671 字 2023-03-04

早在进行这一次大战之前,参谋部就明确了,这一战的目的,在于打响大明国火枪的名气。不提高大明远征军的名气,如何让大唐这样的超级帝国重视自己。

战争期间,最快最好打响名气的方法,就是立下赫赫战功。

大战之时,明军为什么要高调的用大型探照灯,照亮海滩战场?

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明军参谋部如此作死的行为背后,就是要令自己引人注目。

一百多里的战线上,探照灯所照亮战场,和其他守军用篝火照亮战场的对比太明显。绝对是吸引了敌我双方的目光。

另一个原因,是吸引海族注意力,并令海族不断投入兵力,前来送死。海族的基本战术就是,密集战术。只要进攻的海族,采用密集的攻击队形,那么就确保了大明军火枪兵最大威力的展现。这就是明军参谋部的谋算。

结果很好,一切如同之前所料,火枪的初次登场很完美,二百多万的海族,成了火枪亮相的牺牲品。可以说火枪一出场,震撼了所有梅沙海滩的防守军队。

交战第二阶段,大明国已经取得了巨大战果了,为什么如此高调要接防一九一防线?

理由很简单。

一方面,大明国第一阶段的高调,必然带来不好后果。海族不是吃了亏不找后账的种族。大明国在第一波令海族吃了一个大亏,必然会迎来海族的第二波高手抱负。这即是大明军高调后,不可逃避的必然局面。

另一方面,火枪的威力对于海族炮灰军队的杀伤,成果很明显。可是对于那些体型巨大的海怪,火枪的效果,说老实话,并不如何突出。

如果明**方不拿出对于海族高手的解决方案,如何取信与唐帝国的高层。要想取之,必先与之。不证明自己东西的价值,唐帝国怎么可能会大出血,拿出真正的好东西呢!

大唐帝不是小势力,和这样的庞然大物打交道,大明国不可能把对方当傻子。任何期待用欺骗的手段,或以小博大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想想就知道,大明王和三个顶尖势力的公主联姻,都换不来的顶尖技术。能用小手段取得吗?

要得到人家的顶级技术,要想获得传送阵、云车、浮空飞船、空间袋、灵甲等等,的顶尖技术,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同样顶尖级别的技术,去等价交换。

如果大明国证明自己用来交换东西的价值。而且这种东西,对大唐帝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大唐帝国和大明国的技术交换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

唐帝国是一个数千年的古老帝国,对于这样跻身人族顶尖的势力,唐帝国的底蕴和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说大唐帝国应该是有,大明国所需要的那些的全部技术。

五年下来,海族不明原因的对大唐帝国发动进攻。大唐帝国被海族打的是五劳七伤,国力大损。

这种面临国运威胁的时候,如果能够给唐帝国提供一种武器,可以令唐军全面拉平自己对海族的数量优势。彻底改变大唐帝国,目前和海族大战的战略劣势。

詹台国山等大明远征军们,相信!在这种可以改变国运的武器面前,任何自己已经掌握的技术或资源,都是愿意付出,用于交换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