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末瞧见人,赶忙吆喝着他们往厅房坐去。
    “菜还得过一会,桌上放了瓜子花生,大家伙先吃着聊会天。”
    落山村没有男女不同桌之类的讲究,苏末将库房的大圆台面翻了出来,洗干净卡在方桌上,围着能做不少人。
    汉子们有些拘谨,客气的应声,挑位置坐下。
    方月也领着三个孩子走了出来。
    顾平安和顾锦年不怕生,喊了人,自己找位置坐下。
    顾杏年却是缩在方月怀里,来的人有好多她都不认识。
    方月也有些不自在,干脆抱着顾杏年去了厨房。
    正好惠娘和王桃青也在。
    二人曾去过方月的成衣铺子,这会见了,还有些诧异:“这不是月华成衣坊的掌柜吗?”
    月华成衣坊便是方月成衣铺的店名,各取她与她夫君姓名中的一字而成。
    方月目光扫过二人,见面目和善,她浅笑着点点头:“正是。”
    苏末笑着接了一嘴:“还是我的异性姐姐。”
    惠娘和王桃青相视一看,有些意外。
    苏末又笑着同方月介绍惠娘和王桃青,三人相互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将话题挪到正事上。
    惠娘:“时辰差不多了,我过去把桌面收拾收拾,待会方便上菜。”
    王桃青:“弟妹,你碗筷放哪呢?我这给拿过去先。”
    方月也不愿闲着,将怀里的小人放下来,目光瞥过灶台边的菜,道:“那我就帮着端菜过去好了。”
    三人也不等苏末开口,便忙活起来,整得苏末无奈地摇头,明明是请她们过来吃饭,结果成来帮忙干活的了。
    菜很快上齐,苏末将酒拿上桌,给自己倒了小半碗,笑吟吟道:“这些日子承蒙大家伙的关照,客套话我就不多说,都在酒里。”
    苏末举碗,一饮而尽,米酒入口清甜,酒味不重,好喝不上头。
    几个汉子见苏末这般爽快,顿时少了几分拘谨,笑着开口,你来我往的,饭桌上热闹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桌上的菜吃的差不多了,一壶米酒也喝的精光。
    苏末又将用泉水镇着的凉虾也拿了出来,淋上红糖水,微微冰冷,吃一口下去格外舒爽。
    微醺的汉子们吃上一碗,人顿时清醒不少。
    想到明日还得出海,下午该收拾东西,连忙苏末打过招呼便笑着离去。
    陈辞海的酒量有些一言难尽,堪堪一碗米酒,就脸皮发红,醉得头脑发晕,死死攥着王桃青的手臂,媳妇媳妇的喊个不停。
    羞得王桃青脸颊发烫,本想问问这凉虾的做法,这会也顾不得了。
    跟苏末说了声,就拉着人匆匆离去,陈远海在一旁瞧着亲大哥的糗样直发笑,见人离开,也跟着走了。
    村长喊住收拾碗筷的苏末,笑眯眯地。
    “你那法子我已经上报给县令大人,县令大人对此颇为上心,估摸这两日会过来村里。
    你要是没有重要的事情,这两日先别出远门。”
    “我晓得了。”
    苏末点头,神情自若,显然村长的回复早在意料之中。
    改善土质,使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种出庄稼,足以为沿海县的县令的政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大雍朝地方官员三年一升迁。
    升迁前提是每年的政绩评优,才有提名的机会。
    被提名后,吏部依旧是根据政绩拟定升迁官职,再上交景雍帝敲定。
    假若政绩突出者,可破格直升。
    但若是政绩平平,则继续连任。
    一官职最长任职十年,十年内一直政绩平平,为了避免与地方乡绅勾结,会将其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