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社团!(2 / 2)

然后他看起网络小说。

发现2012年的小说还是那个斗破天空的时代。

以他后世的眼光实在没几本能入眼。

“要不,我也来写一本小说?”

他忍不住生出这样的想法,并且颇为意动。

……

随着正式开学,各个学生社团也开始正式招新。

食堂、运动场、教室、宿舍……都会遇到分发传单的学长学姐,为了忽悠新人加入,一个个巧舌如簧。

啊~在这里,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啊~在这里,你能找到更纯粹的友谊;

啊~在这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啊~在这里……

说得好像没加入过社团,整个大学生涯都是不完整的似的。

事实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生都没有参加什么社团。

大多数社团那么热情拉新生,只是为了避免在新生退社潮后社后的新鲜血液不足。

甚至有的社团从一开始就是搞笑的,连一个正常有序的活动都开展不起来,吃吃喝喝都凑不齐份子。

李阳因为苏瑶的关系早就想好的去处。

在某天下午闲暇的时候,他带着苏瑶沿着宣传单的标注路线,找到了轻音社的活动部室。

工商院的轻音社团是众多社团中相当佛系的一个。

远比球类社团冷门得太多。

一是因为好点的乐器挺贵的;

二是因为乐器练习环境太少,初学者就是狗都嫌的噪音制造者,除了跑到音乐教师和活动部室就没别的地方了;

三是没有竞技成分的刺激,很多年轻人提不起兴致;

四是因为很多人觉得没有从小学起,再怎么努力也不如别人优秀。

最关键是因为工商院毕竟不是音乐学院。

在这里再怎么喜欢,也只能作为爱好。

在整座大学只有四分之一的人会真正参与到社团活动的情况下,有着这诸多门槛的轻音社怎么可能炙手可热?

“这是毕业的学长留下来的遗产,按了还能响,应该还能用。”

老学长热情引路:

“大多数人都是自带乐器,这些能用的你们先用着也行。很多人加入进来,又很快放弃,没那个毅力买乐器也是浪费。”

李阳递了根烟过去:“轻音社有多少人?”

学长熟练的点上烟,满脸惆怅:

“原来有十六个,毕业了六个出去,这几天来了不少人。来来去去,到下学期还能坚持的应该能维持在二三十人的规模就不错了。”

那就不少了。

人多人少其实无所谓,李阳不过是想有一个可以和苏瑶独处,还能让她实战提升才华的地方而已。

“弹弹看。”

李阳轻轻推了一把苏瑶。

“弹什么?”

来到键盘前的苏瑶有点呆。

其实她想问的是:你想听什么?

李阳不以为意,他熟悉的钢琴曲并不多。

但为了附庸风雅,知名的钢琴曲总得记住那么几曲,哪怕鉴赏能力只是停留在‘好听’和‘不好听’程度。

“卡农吧。”

李阳拖拽一张折叠椅在琴前倒坐,有些期待。

ps: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