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时间,姜然对几个学生的义务教育水平已经达到了初中级别。
至于后来的大小乔两人嘛跟教材肯定是跟不上了。
在课堂上,两人只感觉如同听天书一般,神秘莫测,难以理解!
这大小乔虽是亲姐妹,性格上倒是还有着不少差距。
大乔温文尔雅,勤学好读,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主动提问。
小乔活泼可爱,八面玲珑,上课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
不过好在两人在琴棋书画的造诣上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这天,姜然久违拿出自己的古筝,想着饭后独奏一曲。
学生们立马簇拥而来,准备聆听老师的天籁之音。
轻抚琴弦,一曲《渔舟唱晚》响起。
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
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
众徒儿听完后,皆是一副陶醉的模样,仿佛在这乱世之中体会到了一缕渔家百姓放松和谐的画面。
而第一次听到姜然演奏的大小乔则是彻底愣在了原地。
她们自认琴技高超,从小无人能出其右。
这也是两人一直以来最拿得出手的本领。
乔蕤在介绍两人时,也一直以善弹琴而称之。
可今天与姜然的琴技一比,双方之间的差距宛如天穹!
直接就是跨时代的吊打!
而且姜然刚才弹罢一曲,两人丝毫没有听出来这曲子的来历,难不成,老师还会自己创作曲子?
“师父,请告知徒儿此曲名称!”
大小乔激动的问道。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名曰《渔舟唱晚》”
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诗句。
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甚至作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一直沿用,三十多年不变。
足以看出其影响力有多广,属于听一遍就会烙印在脑海中的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