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了乔蕤,师徒几人再次回到了林间小屋中。
而那屋前,正有一十几岁的少年正在等待。
姜然前去观瞧,发现这名少年的眼神中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深沉。
鹰视狼顾,颇有一股狠劲。
“你是何人,为何在我家门前驻足?”
那少年抬起眼皮,沉思片刻后朝着姜然深鞠一躬,“见过姜先生。”
“吾名司马懿。”
“在下久闻先生大名,此次前来,乃是想让先生与我解惑一二。”
姜然挑了挑眼皮不禁一顿。
司马懿都来了?
他是三国时期最后的赢家,可以说魏蜀吴三方也只是为他做了嫁衣而已。
天下最终归于司马氏。
这当然是后话了,令姜然感到惊讶的是,历史上来说司马懿现在应该生活在河南一代。
他远不像诸葛亮,孙策之人距离襄阳这么近。
古人的交通是极其不便的。
司马懿从家里来到这襄阳地区,不说是跋山涉水吧,没有半个月的时间也来不了。
如此千里迢迢前来,竟然只是解惑而已。
姜然也不是那不讲道理的人,“念你不远千里而来,有何疑问我便解答与你,进来吧。”
“司马懿谢过先生。”
他眯着眼睛,紧跟姜然步伐来到屋中。对着屋内的陈设是左顾右盼,纵使万般好奇仍旧没有表现出来。
看得出来,年轻的司马懿在少年时期便已经有了他人难以拥有的隐忍。
“所以你想问什么?”
姜然喝下一口茶,轻声发问道。
司马懿眨了眨眼睛,表情依旧是波澜不惊,“在下想要请问先生,这天下诸侯有哪位能入你的法眼。”
一出口,司马懿就直指了问题的关键。
这些天来,天下皆是流传着襄阳世外高人的名号。
虽说大部分人都不曾相信姜然料事如神的本领,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对此深信不疑。
可即便他们相信,也没有像司马懿一样不远万里亲自前来讨教。
足以可见,他对姜然的传说深信不疑。
所以,当司马懿决定出山,决定要跟哪家老板时,才会想听听这位高人的意见。
毕竟入职在三国时期可是一件大事。
跟好了主子便能将名号响彻天下,跟错了人则会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姜然瞥了一眼面前的少年反问道,“你心里是否已经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