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的结构其实很简单,其结构只包含黑火药和药引。
黑火药由硫磺、亚硝酸盐和木炭组成,点燃后进行物理反应;而黄火药是一种化合物,引爆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在造出黑火药之后,为了达到好的表演效果,再在焰火和礼花弹中填充了大量用于发射以及爆炸的火药便可完成。
例如,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礼花弹在发射后,要上升到大概200米的高空才会爆炸,而这些星星点点覆盖的半径大约可以有80米左右。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能够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当这些金属燃烧时,会发出白炽的强光。发色剂其实只不过是一些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当这些金属离子与氧分子发生剧烈反应时,会看到化合物燃烧发放出独特的火焰颜色。
烟花便是利用金属的这种特性制成的。制作烟花的人经过巧妙的排列,决定燃烧的先后次序。这样,烟花引爆后,便能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出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这就是中学常讲的焰色反应。
为了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在除夕这一天前,姜然便已经开始着手礼花的研制。
他时长在夜晚出入于深林之中,瞒着徒弟们暗自进行实验,想着在除夕当天给众徒弟一个惊喜。
驻扎在附近的几千兵士总是能在夜晚听到砰砰砰的爆炸声,导致他们不得不加重巡逻的兵力。
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姜然在除夕这一天前完成了火药的配比,顺利研制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礼花。
到了除夕夜晚。
众徒儿们如往年一样忘记了平时的辛劳,一心只享受着舒适的除夕夜。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这一众徒弟们最小的孙权都已经十四岁,所以大家也都到了可以喝酒的年纪。
伴着美味绝品的年夜饭,徒儿们先是对姜然端杯敬酒,随后彼此间推杯换盏。
酒过三巡之后,众人又开始吟诗作对,谈天说地,一幅人间天堂的景象。
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姜然也是拍了拍手对一众徒儿道,“来啊,徒儿们,随为师到院内观瞧。”
九人面面相觑,不清楚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听师父的话是准没错的!众人纷纷跟上了姜然的脚步来到院内。
只见,地上已经摆满了一排由红纸包裹的礼花,只需引线便可燃放。
徒弟们哪里见过这种新奇的玩意,一时间窃窃私语,纷纷猜测起这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