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主公被召集到洛阳之后,就在搭建一个戏台。
如今,戏台终于搭建完毕了,终于到了要上场表演的时候了。
“主公,不知道,你这场戏中,有没有我的戏份?”郭嘉虽然不太明白刘轩具体要做什么,但是他很想参与一下。
而刘轩回答郭嘉的,则是抬腿一脚,表示这场大戏,谁都没有戏份,这次他要独霸整个戏台。
.......
郭嘉离开了,临走前,刘轩给了郭嘉一封信,一封来自洛阳的信件,让郭嘉通过暗探,捎给某个人
.......
时间匆匆,转眼便是几天过去,陛下下旨,命令青山侯三月内剿灭黄巾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北方。
其中北伐将军们,每一个人,也都收到来自陛下的命令。
刘青山若有需求,全力配合,但有不尊,视为叛逆!
这是简单的一道圣旨,听起来很绝对,并且带着不容拒绝的命令。
但是,北伐将军却没有丝毫的不满,除了复杂之外,反而有一些期待。
因为这道圣旨,就如同一道免责书一样。
好像告诉了他们,只要他们配合,不犯大方针的错误,那么接下来平乱黄巾的任务,他们完全就处在了有功少过的状态下。
只要刘青山赢了,那么功劳就有自己一份. .......
而如果刘青山没赢,也没有关系,这个是陛下的旨意,他们只是配合而已,重大责任不在他们,刘青山要承担大半。
甚至,他们还可以借助支援的情况,提前跟刘青山进行功劳划分的商量。
打仗他刘青山做,而他们在后面看着,坐收渔翁之利,何乐而不为。
不过,却也有明眼人,发现事情的不对劲。
比如说曹操!
曹操发现,如果将时间往前推到刘青山没来的时候去看,就会发现,现在他们想要做的,刚好是曾经他们不想做的。
以前刘轩过来准备领兵的时候,他们处处刁难,但是现在他们却是想朝刘轩那里多塞一点士兵过去,这样才能让他们功劳更大。
想到这一点,曹操都感觉到一阵不真实,感觉一切都好像做梦一般。
.......
曹营之中,曹操坐在军帐之内,他的眉头多日紧锁不松,面前摆放着刘青山那七天的一切作为和动向记录。
甚至,在战事过后,曹操以结拜之名,向刘备关羽等人,询问的那些金囊中的计策内容。
刘轩那七天,所有明里暗里的计划和谋算,全部呈现在他的面前,一遍遍 的在他的脑海中推演,甚至他还将荀彧找来,跟他一起研究。
而这些天过去了,越是品味刘轩的七日计划,曹操越感觉这个计划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可怕。
一遍遍的回顾,一遍遍的梳理,曹操尝试将自己置身在刘轩的位置上,揣摩这刘轩当时的心态和想法,想要借此对于刘轩拥有更多的了解。
可是,每一次他感觉自己了解刘轩了,他却是发现刘轩或许还可能藏着另外一面。
尤其他将这一切,跟荀彧分享了一下后,荀彧对于刘轩的评价,让曹操认同的同时,又产生一抹无力。
非人可及。
简单的四个字,却是蕴含着太多的无奈和感叹。
PS:求收藏,求月票,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