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奉命吹牛,领先全球五十年(2 / 2)

他们心中已经拟定好了无数标题。

领先全球五十年,是最重要的表达内容。

什么时候龙**工敢放出这样的豪言壮语。

台上的黄大民随心所欲的吹着牛,反正也不用负责。

进入体制内之后。

黄大民还从来没有这么爽过,当着媒体记者的面放卫星,丝毫不用考虑后果。

毕竟……

他是奉命吹牛。

在黄大民激情澎湃的演讲的时候。

秦泽则跟着技术人员走进了车间。

虽然剪彩仪式是对外开放的,但是发动机的测试,是极其私密的。

大家只需要知道他们造出了发动机,但是至于造出了怎样的发动机,他们就没有必要知道了。

“报告总工!发动机已经准备就绪!”

台下无数科研人员昂首挺立。

经过许久时间的不眠不休,众人心中信心满满。

这台发动机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顺风顺水,越是到制造的后半段,大家的信心也越足。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秦泽给他们的那份详细的说明书。

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简单而又愉悦的工作,叫名是超世代发动机项目,可是实际建造的过程是如履平地。

秦泽也没有多废话:“大家辛苦了,现在我们正式开始发动机测试。”

“高能量密度核心进行第一次反应!”

一声令下,几个操作人员上前,操控着检校仪器。

在开关打开的那一瞬间。

代表着能量值的电脑屏幕上数字陡升。

一万千焦!

两万千焦!

八万千焦!

数字以指数级别上升,终于在16万千焦的时候能量密度核心趋于稳定。

应天在一旁立刻用笔记录。

这个数值,理论上已经达到了高能量密度核心的极限。

而对于战斗机来说,这样的瞬时马力也足以支撑大部分的飞行活动。

但……

这只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

感应式离场驱动和双循环引擎相继也介入了系统之中。

基础的马力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三套相互独立却又精密联系在一起的动力系统的调教,才是这次测试的主要目的。

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内。

所有工程师都在087鼻息凝神。

这个发动机是否成功,还都全在于秦泽的一句话。

终于……

在观察发动机的具体数据之后,秦泽开口道:“很好!理论数据已经足够支撑太空飞行器的动力需求,恭喜你们。”

“但是不能松懈,有了发动机,我们马上转入空气动力学部分。”

“应总工,还是你带队,来进行飞机的外形设计。(,?本书;!由【;.】?:整,理(更多新.书联,系)”

“我亲自负责飞机的武器系统。”

发动机成功下线,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天大的喜讯。

但是对于秦泽来说。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在他的目标里,制造出一架完整的太空战机,才是最终的目的。

话音落下。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研究,从发动机试验场转移到了更加复杂的飞机流体设计理论阶段。

动力专家离开团队,负责进一步调教三维发动机系统。

越来越多的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学专家则加入到了设计团队中。

而秦泽从所里抽调了所有武器专家,专心致志的投入到了战机的武器研发之中。

整个团队中,无论是周晓茹这样的爆破专家,还是从军区装备所调来的导弹专家,都对秦泽有着极大的期望。

毕竟秦泽的手艺是有目共睹的。

之前他设计的单兵武器,被称作战略性武器。

那么现在这款即将搭载在飞机上的系统,还能差的了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