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矛盾
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
………
…………
……………
荀子与孟子的观点看似对立,实则并不矛盾。
因为他们观点中的人之“性”字,所指的东西并不相同。
孟子指的是人的“灵”与“魂”,荀子指的是人的“体”与“魄”。
每个新生儿,筋骨、肤色、智力、面貌等不尽相同。这正是基因多样性,利于人类对抗多变环境的体现。
这样的物种个体差异,是歧视的来源,是“恶”的人之性。
然而,有“恶”,就必然有“善”。
正是“善”的存在,才能体现出“恶”。同样是“恶”的存在,才能展现出“善”。
相比“体”、“魄”差异带来的“恶”,人之性,有着“灵”、“魂”相同带来的“善”。
每个新生儿的“灵”、“魂”,最初都一般纯洁无暇!
这般纯洁无瑕的“灵”、“魂”波动,在“体”、“魄”带来的感知下,逐渐染上色彩。
新生儿在离开母体,学习感知世界前,先学会感知自我的躯体。
在感受自我心跳前,先感受到母亲心脏的律动。
……
正如前文所言。每个人诞生之初,既拥有同样的“善”,又拥有不同的“恶”。
本书的主角魍魉(ghosts),在成为“魍魉”前,有着“不平凡”的“普通”人生——一段名为肖航的普通人生。这段人生对魍魉而言不算重要,又意义深远。
轩辕历4694年11月25日巳时,公元历1997年,10点07分
伴随外界空气涌入肺泡,伴随脐带胎盘离体,伴随“肖航”两字被父母赋予。
一位名为肖航的华国男婴呱呱坠地。
在母亲的子宫内感受过足足280天自我躯体变化的他。脱离母体,成为生物学上一个独立的个体。成为国家户籍制度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华国公民。
展现在他眼前的全新世界,有着众多前所未见的事物。等待好奇心旺盛的他,前去了解——呼吸、脉搏、食欲…光明、色彩、数字、文字……情绪、疑惑、难受、喜悦、忧愁………人文、生物、历史、物理、科学、真理…………感情情感、母子情、父子情、长辈情、晚辈情、友情、爱情……
爱情,是无数诗人文客、歌手舞者。用文字图画、用语言行动。留下的神话传说、童话范例。
对于这种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又都称作“爱情”的东西。只能用光、月光、极光欧若拉、潘多拉这类同样缥缈的词汇来形容。
无法否认的是,爱情对个体而言是情感,对团体而言是感情。
提到改变一个人情感的感情,大多数人总会想到一个词——“爱”!
不是“爱情”两字,而是简单又复杂的一个字——“爱”!
肖航,第一次清晰看到“爱”时,一无所知的他,只能用“永恒”——这个浪漫隽永的憧憬词语来形容。
轩辕历4706年8月31号,公元历2009年。
去年点燃华国全民热情的帝京奥运会早已落幕一年之久。
今天是太武实验小学的报道日。年满11岁的肖航在校门口辞别母亲,独自迈入校门。
11岁的他虽是就读六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对于刚刚转校的肖航而言,太武实验小学过于陌生。
由于父母工作上的地域变动。在鹭岛市读完五年级的他,转学到了双鱼市的永红小学。
本来趁暑假在永红小学外围逛,肖航已经摸清永红小学的整体外观。
不曾想报道前一晚,突然被父母告知——永红小学与太武实验小学合并。他需要在太武实验小学上学,而不是在永红小学读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