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轩在兵力发展的问题上,早已经想好了对策。
    既然自家老头子只批了五千正规守军,那就一个也不多!
    作为千古一帝,自然是好面子的。
    超出了诏书上的限定人数,那就是抗旨!
    皇帝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至于私底下换一个名头发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只要面子上说得过去,想来皇帝也不会多说什么。
    毕竟,在后世记载中,老头子是把扶苏送到了上郡担任监军。
    堂堂大秦长公子常驻,和接管了一郡之地有什么区别!
    而且不仅仅是给了一郡之地,还还有三十万精锐边军!
    从上郡到咸阳,走直道也不过三天的路程。
    如此近的距离,始皇帝都敢给儿子三十万大军,足见其魄力!
    压根就不怕造反!
    秦轩对持差别对待,表示不满。
    凭啥在后世就能给扶苏一郡之地外加三十万精锐边军。
    给自己才区区五千城防军!
    差别也太大了吧!
    不过
    秦轩在想到始皇帝的脾气后,隐隐猜测这是老头子故意为之。
    就看是想看看自己的能力!
    不管老头是是不是这么打算,反正秦某人是这么认为了。
    所以,扩军是势在必行!
    也是万一将来出现突变时,自己安身立命之本。
    不过,在兵力扩充的数量上,就不得不慎重了。
    毕竟,胶东郡的情况和上郡不同。
    上郡是边陲重镇,本身就有三十万大军驻守。
    扶苏作为监军,也相当于捡了个便宜。
    但是胶东郡却不一样。
    因为,在诏书的明文规定里,只有五千!
    那么,皇帝的底线,应该是在十倍之内!
    秦轩权衡了很久,才决定将兵力上限设置在五万。
    以免人数太多,引来皇帝的不快。
    新军的成立,既然做不到人数优势,那就只能浓缩为精华。
    每一个新军都将按照强度超过魏武卒的强度进行训练每一个,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五万人,就是新军的核心力量,也是全职军人!
    只是名义上不属于秦军编制罢了。
    至于街道的管理,自然也不能落下。
    另外再招收三百人,不参与训练只巡视管理街道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名头也有了,郡城街道的管理人员也有了。
    一座郡城,三百人足矣!
    有了这三百人上街巡逻顶在明面上,也不怕有人在朝中说三道四了。
    虽然一个郡城竟然用五万城市管理人员,人数确实太多。
    让五万人隔几天集体扫大街清理卫生,不合理吗?!
    但秦某人就喜欢严格打造第一卫生城市,有钱任性不行?!
    想到有钱任性……
    养一只五万大军的花费,可不是一笔小开支。
    而且以秦轩的练兵方式,单是伙食开支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所以,弄到钱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郡城刚刚结束反叛,正在恢复之中。
    不论是租赁船只打鱼拉动商贸,还是出海去东瀛、琉球抢黄金,都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