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军加速前进,浩浩荡荡向着河内郡走去。
    章邯骑马跟在两位大佬后面走了一段。
    只是他身份相对低微,还没有资格进入加入谈话。
    不过,章邯敏锐的感觉到这位上将军对自己似乎隐隐有些排斥。
    顿时,章邯不由一阵肝颤。
    那可是凶名赫赫的黑面秦,连九卿重臣都敢杀的狠人!
    天地良心,以前只是闻其名,今日是初次相见!
    而且忌惮与对方的凶名,章邯即便私底下也从没说过这位大佬半句坏话。
    里里外外一口一个上将军的称呼,要多虔诚有多虔诚。
    怎么如此还莫名其妙得罪了这位咸阳新贵呢?
    不应该啊?!
    章邯眉头紧锁,从方才见面开始仔细回忆,抓破头也想不明白怎么这位上将军怎么对自己似乎就看不顺眼呢?
    虽然百思不得其,但有一点是真才对了。
    黑面秦看他不顺眼,或者说并不重视。
    在秦轩看来,朝堂党派之争,是无可避免的。
    现在身为大秦臣子,才更能体会到即便明面上保持距离,但私底下依然能够拉拢其他人增强在朝堂中的势力。
    这种事情,是无法断绝的。
    如果自己真的只是大秦臣子,也会举荐投效的人。
    那些人,就成了自己一派的了。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所以,即便秦轩当了皇帝,也不会刻意进行打压。
    当然,凡事有个度。
    如果像东林党一样都能左右分摊皇帝的权威了,那就不是打压那么简单了!
    只要下面的大臣在拉帮结派的同时,能够相互针对争斗,那就在允许范围之内。
    毕竟,一个和谐的朝堂,并不是掌权者愿意看到的。
    甚至作为掌权者会暗中推波助澜,挑起几方势力相互针对。
    以达到某种平衡。
    平衡,才是掌权者需要的。
    老将王翦也是知道自己在军中威望过高,破坏了平衡,才会选择苟在家里养老。
    要不是这位长公子横空出世,又和王家有了无法撇清的关系,老头都不会再理朝堂之事!
    即便如此,王翦和李斯两个老头子私底下谈笑风生,但朝堂之上也时不时针锋相对。
    在其他人看来,就是将相不和的局面。
    如果一个掌兵大将,一个管理政务的丞相联合在一起,对掌权者来说才是最大的威胁!
    始皇帝也乐于看到两个老头针锋相对的局面。
    当然,仅仅限于可控范围。
    两人也是老狐狸,在朝堂之上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针锋相对。
    但是真正到了大事需要商议的时候,谁也不会拆台。
    这就是掌权者需要的平衡。
    秦轩已经开始站在掌权者的角度看待问题。
    所以,对章邯才会不重视。
    在秦轩看来,朝堂之上争一争,抢一抢权,都是正常的。
    但是一旦遭到外敌入侵,就必须精诚合作。
    若是到了关键时刻拆台,越是位高权重,对大秦的危害就越大!
    章邯看不惯将门世家出身的王离,彼此可以争斗较劲。
    但是在对敌的时候,必须拧成一股绳。
    否则,就会如同历史上的一幕。
    章邯设定了诱敌深入的计策,结果在王离深陷重围的时候却转身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