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朝堂之上是否有人的重要性了。
    关于此事的定论,还不是看朝堂之上的人怎么解读!
    是功是过,都是一念之间。
    只是此二人已投效将闾,此时站出来弹劾,所代表的含义就值得深思了。
    朝中不少大臣纷纷低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以黑面秦的权势,也只有两位公子才有能力扳手腕子了!
    连神情平静的扶苏,脸上也闪过一抹惊讶之色。
    随即,扶苏脸上露出自得之色。
    心中暗道:“幸好本公子已决定远渡海外立功,这才让将闾膨胀了,想要对上将军动手!
    斗吧,等你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本公子再强势归来,一切就尘埃落定了!”
    扶苏心里暗暗自得。
    对将闾为了巩固势力,趁着秦轩不在朝堂之时动手的举动丝毫不奇怪。
    作为皇族,削弱武将权势是必然。
    而秦轩身为明面上的武将之首,却一直左右摇摆不定。
    既和将闾有些交情,也在和扶苏缓和关系。
    如此一来,已经视作监国的将闾又怎么会乐意呢。
    趁此机会正好敲打一下。
    而且选择的时机上,也正好是秦轩可能功高盖主,让皇帝都可能忌惮的时候!
    以自己的口提出来,再借皇帝之手敲打。
    等到秦轩归来之后再亲自登门游说,就不信他不妥协!
    想法倒是挺好!
    李斯和王翦睁开眼睛,转头对视了一眼。
    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
    不由贴上了:做事急躁,不堪大用的标签。
    这位公子,飘了!
    连帝位都没抢到就开始处理继位之后的事情,太急躁了!
    此事,皇帝可以做,当公子的却绝对不能做!
    而且也不是此刻做,而是等大战结束,主将回京述职的时候!
    王翦身为过来人,可是亲身体会了当初率领六十万大军在外是如何的如履薄冰。
    若是当初的始皇帝因此发诏问罪,恐怕自己都要有反心了!
    李斯深深看了出列的两个大臣,心中已经有等公子掌权后,此二人定不能用的决定!
    作为辅佐大臣,不会看不到其中对大秦的威胁。
    此时应该劝说主上隐忍,切不能刺激另外在外的将领才是!
    二人却为了争夺表现而不顾大局,即便有些才能也不堪大用,留下来反倒是祸害!
    始皇帝高坐上方,看着出列的两名大臣,自然知道二人是在代表谁在说话。
    心中暗暗摇头,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之色。
    对于将闾竟然命人弹劾秦轩的举动很是失望。
    倒不是因为秦轩是自己儿子,就要包庇。
    而是因为站在上位者的角度来说,此刻应该施恩,而不是趁机敲打。
    一个武将之首统领五十万大军,占据了大秦一半的兵力!
    此是应该彰显皇帝的信任,以此安抚人心。
    若只是朝中不和的大臣弹劾也就罢了。
    代表了皇室的名义弹劾,那就不一样了。
    不大肆施恩,反倒趁着他不在的时候进行敲打……这是嫌他造反不够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