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这种事情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谋划和布置,仅凭头脑一热就去做了,说出来也没人信啊!
    当年嫪毐造反,也是处心积虑谋划了很久。
    还是趁着秦王前往雍城加冠,咸阳空虚的时候才敢动手。
    秦轩才刚刚归来,显示是不可能就作好了准备的。
    所以,不是造反。
    只要不是造反,其他就无所谓了。
    毕竟,一旦有人造反,他们这些朝廷重臣就得跟着倒霉。
    要么投效反贼,要么当一个重臣被杀掉!
    即便投靠了反贼,顶多也只是暂时保住性命罢了。
    那些追随造反,有从龙之功的人才会得到重用!
    就在所有人惊骇莫名,脑子里疯狂猜测的时候。
    秦轩站在台阶之上,目光直视上方的宝座。
    不得不说,即便没有登顶。
    但是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上,心情也是极为激动澎湃的。
    意味着,自己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随即,慢慢转过身。
    傲然的目光早下方众臣脸上扫过。
    虽然那一张张脸孔都已经见过很多次,也极为熟悉了。
    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再看去时,心中的感觉就又不一样了!
    秦轩唇角上扬,心底不由感慨:“难怪那些皇子都想要争着上位,站在这个位置就是爽!”
    同时,心底也有些感慨。
    难怪后世的雍正皇帝会实行秘密设立继承人,就是因为诱惑太大,担心儿子们的争斗过于惨烈!
    秦轩站在台阶上,仿佛连身体都有些飘了。
    脑子里漫无边际的想着,将来自己是不是也弄一个秘密立储,防止儿子们争斗,也防止太子飘了!
    秘密立储制度是清朝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
    皇帝写出储君之名,密封于匣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书一份密封于闸内,随身携带,以备不虞。
    它的特点在于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打破嫡长观念的约束,是皇权强化的重要表现。
    但是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制度虽好,但是人嘛,总想自己当皇帝。
    所以这个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对皇位的争夺,皇帝的兄弟子侄为了这个而手足相残的比比皆是。
    最著名的有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明成祖靖难之役。
    不过,能够让众多儿子努力表现,而不是把矛头同时指向太子,宫里会安静很多!
    从古至今,太子之位就不是好做的。
    被废掉的太子更比比皆是!
    很多人就是因为飘了,行事风格也变得暴虐,才被削去了储君之位。
    所以,秦轩还是比较看好秘密立储这一套的。
    就在众人都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传来了略显尖利的吆喝声。
    “陛下驾到~!”
    立刻,满朝文武回过神来,齐齐拜下。
    嬴政身穿黑龙袍,带头冕旒,阔步走到宝座。
    待坐好之后,威严的目光扫视。
    当看到站在下方的长子时,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笑意。
    片刻
    下方的重臣们迟迟没有等来皇帝的斥问,一个个都懵逼了。
    脑子里嗡嗡直响。
    皇帝没有质问,那就是批准的!
    这,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大秦真要出第二个吕不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