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杀伐果决的太子(2 / 2)

刘伯温拱手回答,心中感觉有点不妙。

果不其然,朱标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

“既然如此,何不成全了他们两人,送他们去见前朝的那些人?

他们既然要守什么气节,想必也不是什么贪生怕死之辈。

说不定啊,人家还会感谢我们。”

此话一出,众大臣立刻低头。

不再敢直视太子的面容。

在他们的心中,太子还是以前那个温厚的形象。

今日看来,恰恰相反才是。

这句话,让其他人心生恐惧。

太子储君,难道变得嗜杀?

不过还有一个人乐了,那就是朱元璋。

此前的愤怒,顿时消得一干二净。

又给太子出题。

“标儿,这两人可是家学渊博,门人弟子众多。

他们怀了怨气,岂不是对朝堂名声不利?

如此一来,在齐鲁大地岂不是要造成很大的影响?”

此前他最担心太子的,莫过于朱标过于宅心仁厚。

今天一看,自己的担心似乎都是多余的?

“那好办。

诛九族不就行了?

家学渊博,门人弟子无数,全部一起送给前朝多好。

让他们的地府里,好好的团聚。”

朱标轻飘飘的几句话,让在场的大臣们心神为之一凝。

天啊,这上千人的性命。

就这么一言决之?

有几个文臣,立刻进谏。

“太子此举杀戮过甚,望陛下三思!”

“是啊,陛下请三思!”

说话的这几个言官,朱元璋也没在意。

只是乐呵呵地看向一脸无所谓的朱标,心中暗道。

“不愧是咱老朱家的种,杀伐果决!”

朱标瞅了几眼地上的言官。

他的建议不只是随口之言,继续说道。

“如果不杀这群人,底下的士子岂不是都学着他们?

凭借一点可有可无的名气,就敢和朝堂做对!

以后京城外士子多了,那得多乱。”

更多的大臣,仿佛要跪下来向朱元璋进谏。

然而,朱标还有对策。

“当然,一味的打压是不可取的。

恩威并施,才是王道。

我记得洪武四年来,朝堂还未举行科举。

不如诛九族后,立刻进行首届恩科。”

这番话,顿时让震惊的朝臣们冷静下来。

如此一来,太子的计策就完善了。

在新一届科举面前,谁又会在意前朝的两个遗老呢。

“好,就听太子的。

先把这黄氏父子诛九族,然后昭告天下。

即日起,举办首届恩科!”

朱元璋转怒为喜,对着朝臣宣布。

越看这个太子,心中越顺。

“光是杀伐果决不够,还要学会施恩。

标儿十七岁不到,就熟用此道。

未来可期,未来可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