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节(2 / 2)

比起接受这样的赏赐——

他更加厌恶那些唆使国王放弃继续夺回巴黎战略的人们。

法兰西人骨子里真的只有懦弱了吗?

连贞德这个年轻的少女,都奋不顾身,几次重伤也要站在战场最前线。

而后方的人,却开始谈起和谈的问题。

英格兰人根本就没想过好好和谈,在拖延时间中,还在不断布置防线——

……查理七世他们的举动,是多么可笑、愚蠢。

然而这并非结束——

众人向史诗的后面看去。

很快,剧情就来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贞德在卢瓦尔-沙里特(La-Charité-sur-Loire)度过了没有战斗发生的11月和12月,接着在隔年3月前往Lagny-sur-Marne,并在5月13日前往贡比涅以抵挡英格兰和勃艮第人的攻势。

在30年5月23日的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贞德被俘虏了。’

圣女被俘虏了;

“……!!贞德!”对于这个消息吉尔斯根本无法接受,他想要带兵去救回贞德。

尤其是这其中还有个非常微妙、令人厌恶的情节。

人们在文中看到了那样的描述。

‘当她下令军队撤退回贡比涅城时,她处在军队的最后方以确保所有人都退回了城里,但就在这时贡比涅城因为害怕英军跟着闯入,没等到所有部队撤回便将城门关下,贞德与剩余的后卫部队便遭到了勃艮第人俘虏。’

贞德并不是直接被俘虏的。

而是因为那些躲在贡比涅城内,已经撤回的军队内心的恐惧,抛弃了曾经这位让他们憧憬、追随不已的圣女。

贞德的勇敢的断后行为,那些因此逃脱一劫的士兵,不仅没有在危机时刻站出来,反而活活将圣女逼退在了外面。

这在元帅的眼中,正是对贞德的背叛。

那些懦弱无能的士兵——即使全部的性命加起来,也没有贞德一人重要。

贞德的不幸被俘,然而国王查理气世却并没有救回她的意思。

当时有关俘虏的惯例是,只要俘虏的家人能付出赎金便能将他赎回,但这次勃艮第人不想这样做。

人们都露出了感到匪夷所思、不可置信的表情,贵族少爷们更是开始指责查理七世没努力进行援救。这位国王实在太给他的国家丢脸之类的话语。

然而像是赫米托斯、还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贵族们,在看到这样的剧情后,却反而很快理解了过来。

国王恐怕不是忘记了贞德对法兰西的恩情,而是担心这位圣女大人在法兰西的声望实在是太旺盛了吧!

这是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啊!

之后书中有那一一段描写贞德逃跑的文段:‘她试图逃跑了好几次,有一次甚至从70英尺(这里异世界人眼中已经修改成别的数据)的高塔跳下来,摔在干燥了的护城河的柔软泥地上而没受重伤。

在一番谈判后,菲利普公爵将贞德交给英格兰。在法国北部博韦的一名主教皮埃尔·科雄,在这些谈判和稍后的审判中担任关键的角色,他是英格兰的强硬支持者,并认为自己有责任确保贞德会遭受惩罚。’

毫无疑问——

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

即使是专门修炼身体强度的狂战士,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受一点伤害,然而贞德却并没有怎么伤势。

似乎暗地中,神灵依然在帮助她一般。

然而神灵在最后到底没有保佑她成功逃出生天!

人们在看到贞德最后即将被审判……

想到了之前一直有关于贞德会被处以死刑的那些暗示性文字,一时间都有些紧张、不安起来。

要来了吗?

可从贞德站出来,带领法兰西走向胜利这才多久?!

众人感到惊愕!

他们虽然想到,剧情会有那样的一天,却没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

那岂不是说,贞德真正闪耀过的时间,就只有那短短的“数月”吗?

而另一边——

一个人陷入失忆体,双眼布满血丝,处于极度恐怖状态中的法国元帅——吉尔斯。

此时他的脑海中正回忆起,和贞德相处时的画面。

他突然想起了那样的记忆。

‘你知道那把剑和贞德的传说吗?’旁白如此问道。

她总是挥舞着旗帜鼓舞着吉尔斯他们,并投身于战斗的最前线——。

但她却从未拔过这把剑。

那把剑的名字正是——圣凯瑟琳之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