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节(1 / 2)

这即为劝善惩恶。

应被打倒之敌无需一丝正义。恶只需渴望丑陋、污秽。这份愿望就是这个样子的根本。然后他如大众所期望的那样不断降下暴威。

战斗、战斗、不断地战斗。

一直等到传承中记载的“总有一天在未来出现的英杰”,持续了几千年地战斗。

其中也有能将他封印的强者,可是能把他打倒的英杰至今还未出现。

当看到这里时,原本还在心生胆颤、畏惧的人们愣住,乃至失神了。

这与之前三头龙面对倒下的法里顿,那一句心理描述交相辉映起来。

“总有一天在未来出现的英杰”——这就是魔王所等待,或者说期望的事物吗!

明明作为令人恐惧的魔王,可是从这个视角来看,

从那一句‘劝善惩恶’的话语,人们内心一时间无比的复杂起来。

无需一丝正义的恶,

明明是应该被打倒的魔王,却给他们的感觉无比崇高的感觉。

这样的魔王真的令人厌恶吗?这样的恶——和他们所理解的那个恶,真的能混为一谈么?

或许会恐惧,但那是源于对方本身比风暴还要强大的力量。

排除掉这一点的话,对方的存在甚至让他们忍不住生出敬意。

这让他们又想起了一开始就看到的,对于拜火教恶神的定义。

背负恶,引导善。

如果所谓的黑暗的力量都是这种存在。

那么它也不比光明低贱……

‘力量本身并没有错误,主要看这份力量该如何使用。’看过了这么多史诗,一些人渐渐开始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还无法完美地认清自己的内心。

可是他们发现自己对这些‘黑暗’并不讨厌,反而有些着迷、憧憬,肃然起敬!

而就在人们以为事情会到此结束的时候。

人们却以阿兹达哈卡的视角看到了另一段画面。

在阿兹达哈卡的身影消失前,看着倒下的勇者,这一代的人类圣王……

‘即使是这个时代的天赐之子,依然无法终结那永远持续的宿命。’

六只眼睛注视向星空,

最后消失前的刹那,红玉之瞳中却浮现出了一名女子的身影。

回想起来,那个女人的眼泪才是一切的开端。

那个女人的出生与“拜火教”无关,作为承担世界碎片的存在而诞生于箱庭。

光与暗、阴与阳、善与恶、创造与终末、男与女。

箱庭的众神由于“全能驳论”(OmnipotentParadox)这一部分而不允许构建以一元论一神教为基础的宇宙观。

相对地,“拜火教”提倡的善恶二元论以最快速度满足构建宇宙观所需要的最小公倍数,独占最大的“历史转换期”。

就这样为了满足宇宙的最小公倍数而诞生的那个女人,被推上世界黎明期时背负一切之负的神灵之位。

背负上在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中不断战斗的宿命的那个女人,承受不了自己的宿命并无数次哭泣,一边落泪一边战斗。

贯穿挑战自己的勇者的心脏,以满是鲜血的手捂着脸无数次哭泣。

……为了战斗而生的三头龙,在当时无法理解身为造物主的她的哭泣理由。

假如厌恶战斗的话,只要停止战斗便可。

她有着如此的力量,放弃战斗逃跑这种事并非做不到。

然而他询问后,女人并不是厌恶战斗。

他问,那么是由于杀死敌人而悲伤吗,女人哭着摇头。

他问,是由于“不共戴天(世界之敌)”而悲伤吗,女人还是摇头。

他焦急地问,那么是为何而悲伤——她,静静地回答。

“……”

静静的回顾却牢牢地系住了人们的心神。

就在人们即将看到答案时,三头龙的回忆却结束了,这让人们转醒过来,脸色却同时一黑。

……——没了,哈?

这就没了?没了,了。

那个女人最后到底回答了什么啊!

人们的脑海里忍不住产生了无数幻想。

还有刚刚竟然提到了箱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