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节(2 / 2)

不管如何,梦境中阿尔波立斯确实发现,古埃及人的追击并不是非常凶猛。

至于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

有着神的指引下,希伯来人还是走了这么多年。(漫长的四十年旅行)

这就关系到另一个秘密了……

一开始阿尔波立斯也以为净土迦南真的非常、非常遥远。

甚至在自己也要带领流民们前往迦南时,内心还感到非常忐忑。

不会他们也得走四十年吧!

那般煎熬,不如选择其他办法算了,比如他一开始最想去的锡兰也不错啊?!

直到他在那梦中再度见到了‘神’,神曾对摩西说过:“你要在米甸人身上报仇,因为他们在吡耳诱使以色列跪拜假神,又唆使他们一个首领的女儿诱惑心利。

这事之后你要上亚巴琳山去,看看我赐给以色列人的地。

看了以后,你也必归到你的先祖那里去,像你哥哥亚伦归去一样。

因为在寻的狂野,会众争闹的时候,你们违背了我的命令,没有在涌水之地,在会众眼前尊我为圣。”

彼时白发苍苍的摩西,俯身在地,哀声求告:“主耶和华啊,你已将你的大力大能显示给仆人看。

在天上、在地下,有什么神能像你行事、像你有大能的作为呢?

求你容我过去,看看约旦河那边的美地,就是那佳美的山地和黎巴嫩。”

然而神却拒绝了他……

这段回忆关系到了一件十分重要的过往。

还记得摩西十诫对古埃及下达的恐怖惩罚。

那位神的力量十分可怕……

他即能对希伯来人报以仁慈,也能对古埃及人降下可怕的神罚。

在西奈山上,摩西得到上帝亲手写下的十诫石板,并教导希伯来人诫命、典章及律例,以及建造会幕。

所颁布的诫命即是摩西十诫。

然而——

希伯来人因为不满十诫的苛刻,而不断的抱怨,才导致神惩罚他们在旷野漂流了整整40年,直到第一代出埃及的人全部死亡,才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迦南。

从这不难看出……那位神确实是个十分小心眼、记仇的人。

反过来理解,绝对不能惹怒那位神灵,或许他们这一路很快就可以顺利抵达净土。

阿尔波立斯这一路也确实谨慎言行,哪怕对神灵毫无敬畏之心的他,也唯恐被神所惦记上……

可他到底内心是毫无虔诚的,他也担心神灵是否会看穿自己,因为自己没有虔诚之心,导致神会像最初拒绝了摩西一样,拒绝他们到达迦南?

如果让他们也跑个四十年,跑到第一代人全死亡。

那就不算是救赎,完全是折磨了吧!!

想到这种恐怖的下半生,就让他感觉那根本不像是什么善神,而是魔鬼的化身了。

而且——

仔细回忆了下梦境中的摩西。

似乎对神也没有多么敬仰的模样,摩西虽然听从神的指令,更多的却只是单纯为了族人能得到幸福与安宁,在行使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这里要提到一件经历——

因为在逃亡中违背了神不可用神术帮助人民的命令,用那神奇的法杖帮助他人取水。

最终所有人都进入了应许之地迦南,而只有摩西被惩罚永远不能入内,他只能在遥望了应许之地后,心满意足地死在了山上。

找了一辈子的净土,却唯独没有他一个人的位置。

这可真是讽刺——

而至死所思虑的都不是自己,而是他人的幸福之人。

难怪拉二提起他这位兄弟时,也会露出温柔、钦佩的模样,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有这般大公无私的圣人,为他人幸福而活的人,才能令那桀骜不驯的法老王内心柔软之处受到触动而低头吧。

能不能进入迦南这个世外桃源,对摩西来说似乎一点也不重要。

不过这似乎一点也不奇怪?原本的摩西本就逃离了古埃及,甚至生儿育女了啊!

他本该已经收获了一个美满幸福的结局。

可是最终却仍义无反顾地舍弃了一切,只身回到埃及,只为了拯救那里的希伯来人。

这种为了他人幸福奋斗了一辈子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人啊。

他虽是圣人却并非圣母……

从不勉强他人一起行善,不会站在道德至高点勉强他人去做些事情。

只因儿时经历与所见的各种苦难,而萌生出守护世人幸福的愿景,希望人人平等生活在一起,没有纷争的世界出现的愿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