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答案真的揭晓时。
人们也因这反转而纷纷呆住了。
竟然是这个原因……
舍生取义!!人们猛然想起刚才秦王称赞以无名为首的这几位刺客的字眼。
突然觉得无比恰当的……心头仿佛都变得更为温热了!
这、这才是真正的大义啊。
第十五章 这一剑臣必须刺,刺了很多人会死,但大王会活!
“三名刺客,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捐出自己,助你上殿十步来刺杀寡人。
此三人能把生命托付给你,人生知己,莫过于此了。
所以,我一直以为,你才是最危险的刺客!
可没想到……”秦王的目光柔和、平静下来,
仿佛突然失去了兴致一般,
不再与无名刺客对峙,而是如同朋友一般闲谈起来。
“寡人孤独一人,忍受多少责难,多少暗算,
无人能懂寡人之心。
就连秦国的满朝文武,也视寡人为暴君。”
“想不到……几个刺客,
与寡人素昧平生的人,才真正懂得寡人……”
对此——
焰以八字点评,缓缓道来的平静声音,却掷地有声地在人们耳边响起:“大仁不仁,大善不惠。可谓英雄!”
“推崇禀赋的人不刻意修德,所以保存了禀赋;
贬抑禀赋的人不忽略修德,所以失去了禀赋。
推崇禀赋的人无所作为,并且不存任何目的。
推崇行仁的人有所作为,但是不存在任何目的。
推崇行义的人有所作为,并且存着特定目的。
推崇行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响应,
就举起手臂,强迫别人顺从。
所以,失去了道,才要讲求禀赋;
失去了禀赋,才要讲求仁;失去了仁,才要讲求义;失去了义,才要讲求礼。”
“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于浇薄,
存心实在而不陷于浮华。
乱世用重典,
想要终结这乱世,唯有一力降十会,
让所有声音都变成一个声音。
秦王的不仁,在他人眼中是不仁,在后世人眼中却功大于过、利在千秋。
真正仁爱的人或是真正仁爱的举动,往往是不需要明显对人昭示的。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能在那样的时世中,看出秦王心中的大仁、博爱的,
确实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台下,人们渐渐听得痴迷。
这一段出自道家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从宏观角度,更为细致的剖析、点评。
让从未听过这段话语,但又十分吃这种文风的璃月人颇为喜爱。
这种含蓄内敛,不张扬的仁义,才是璃月人心目中真正的仁义啊!
理解了这番话意思的听客们瞬间明白过来……
秦王……是有大爱的啊!谁说暴君不能是明君?
伴随着焰继续讲述……
秦王最后询问无名刺客:“寡人想知道,你手无寸铁,如何刺我?”
无名刺客:“夺剑!”
秦王笑了,脸上露出了十分爽朗、豪迈的笑容,他眼神再度恢复锐利,
猛然站起身拔起王位旁的长剑就随手丢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