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背后是努力培养出来的第三方势力——赵系势力。
在韩系势力垮台后,
秦国势力被楚系、赵系、丞相吕不韦三方瓜分。
对于作为新兴赵系势力代表的嫪毐,最不愿看到其崛起的,自然就是作为老牌势力的楚系华阳太后与丞相吕不韦等人了。
好不容易斗倒了一大势力,
怎么可以看着又一个强大势力冉冉升起,来瓜分这本就不多的秦国果实呢?
首先搞清楚了嫪毐等人的正值敌人是谁,
那么接下来就好说了……
回顾下嫪毐的直接死因。
秦王派遣了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三人来对付嫪毐。
那么接下来便是许多璃月人看到这,都最好奇、想要知道的环节了。
‘昌平君与昌文君到底是谁呢?
他们有什么资格与吕不韦一同,被任命对付嫪毐呢?’
按照常理,
即使是普通人都能明白,
身份地位若不是相近的人,是很难被放到一起去任命共事的。
就像打仗时,
不可能让将军和小兵一起上前听令,
都是一级一级往下传……
而吕不韦不管是作为丞相的身份地位,还是一大势力的代表,
其身上代表的意义都不是随便一个人能碰瓷的。
更何况还是一次出现两……
直到他们继续往后看去,突然看到这样一段注释。
‘《史记索隐》中有记载:
昌平君,楚之公子。
公子即是各国王室血脉。’
这点人们很好理解,
之前的嬴政也被称呼过为大秦长公子。
而唯独让人们没想到的是……
“等等,楚之公子?
这是楚国王室血脉、王子的意思?”有人失声惊呼。
“楚国的公子,
怎么跑到秦国来了,
还听从嬴政的命令……这,开玩笑的吧?!”
此时众人心目中当真有句槽不知当讲不当讲。
汝何秀(之至此)?甚吊乎!
第五十章 众人惊叹:驱虎吞狼、一石三鸟,秦王大才!
——!!
一种十分离谱的感觉,涌上人们心头。
离谱……太离谱了!
好好的楚国公子放着不当,跑到秦国来听命秦王,也是没谁了。
随着了解,人们接下来更是发现,
昌平君不仅来秦国当官了,后来还当了秦国的相邦之职。
这让众人感到瞠目结舌、十分不理解的。
让他国王室公子,当自己国家的高官,
尤其是在七国之间时有攻伐、互相情况都十分紧张、警惕的情况下,
难道秦国就不怕对方什么时候反叛了吗。
如果说联姻还能理解,
毕竟诸如华阳太后等人嫁过来,
势力再强,也不敢明着来干涉朝政,必须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