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6节(2 / 2)

哪怕郑国的国家是被韩所灭,理论上来说,不仅对韩国没啥忠心可言,甚至应该是仇人才对。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哪怕是那些心中高喊着‘让他修!’的,

也是站在第三方,上帝视角的立场上,

一时脑热、上头,看到这版氛围就忍不住跟着支持其郑国来。

但实际上……

当真的站在秦王的高度,

要为一个国家的生计、发展着想,

如此大风险的事情,到底还要不要赌一把,

他们还真没那个魄力……

此时更多的人也都只是口嗨罢了。

他们也很想知道嬴政会如何选择呢。

杀、还是不杀,亦或者……

不启用郑国,而是让他人接手郑国的工程。

但他人真的行吗?

提出蓝图者很多,但有信心完成千秋大业蓝图者,哪个不是真正的经世之才。

嬴政显然也很明白这点,很清楚现实。

所以最后问题还是回到了原点,

杀,还是用!!

就在人们都随着这跌宕起伏的剧情,屏住呼吸的,

然后——人们看到了,

嬴政最后选择放了郑国,继续启用他修建水渠。

最后,花费了尽十年的时间,水渠终于修建完成并开始使用了。

此水渠一通,

顿时,关中平原一下子成为了一片沃野,粮食大获丰收。

秦王嬴政大喜,

并将这条渠特地命名为郑国渠,以表彰郑国的功绩。

而彼时,秦王也彻底成年、加冠,夺回了政权。

人们看到这心头纷纷一震的……

十年多吗?

对于寿命漫长的魔神来说,或许不多,只是匆匆一瞥,浮光掠影短暂一瞬。

可对于普通人来说,人生中有几个十年可以耗费啊!

然而——

对于嬴政来说,这十年却刚刚好。

从少年到成年后,正要一展雄心抱负,

一统天下时,

修建郑国渠上的付出,也到了真正回报的时候!

这太巧了,也让十年都是时光,不在显得漫长,而是刚好!

就仿佛正是在等待秦王出世的这个时机,为期递上的又一把宝剑!

宝剑锻造的早,不如锻造的巧!

一时间,心头有些震撼、失神、激动的人们脑海中都不由想到了许多词汇,

但最终汇聚到一起大概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天命所归’……吗?!

第五十七章 李斯、尉缭:离间他们!嬴政:善!来个带路党!

一条郑国渠,关中便成为了肥沃之地,

至此秦国的三大粮仓,

巴蜀、汉中、关中就此全部建成。

这便是秦的强大根本,基建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而此时人们也终于知晓,那能与至关重要的战争资源,都江堰下建起的巴蜀粮仓同样媲美,

利在千秋的大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